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转贴] 百年传奇----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贴] 百年传奇----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   
所跟贴 -- 芦笛 - (13376 Byte) 2009-5-16 周六, 02:19 (411 reads)
芦笛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准将

头衔: 海归准将
声望: 教授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272

海归分: 147206





文章标题:(453 reads)      时间: 2009-5-16 周六, 02:20   

作者:芦笛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29.逆子容揆

  从什么意义上说,称自己的爷爷容揆为叛逆之子都不为过。我们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见到容揆的两个孙子丹纳(Danna Bruce Yung )和理查德( Richard Yung),在他们
那里,看到许多有关容揆的原始资料。 他们祖父当年的所为,桩桩件件都可谓惊世骇俗。剪辫子,入基督教,在被遣返中国的途中逃逸,和美国女孩谈恋爱。

  据说,容揆曾写信向父亲宣称自己已经信奉了外国的宗教。如此毫不隐晦,是有点要救自己的父亲于水深火热的意思。可没想到,做爹的哪听得了这一套,闻罢即暴跳如雷,他写信给留学事务管理局,请求他们将自己的儿子遣送回国,并表示将痛揍逆子,令其改邪归正。这件事发生在1880年,离幼童集体被撤回还有一年。

  但最终,老父想法没有能够实现。在从哈特福德前往波士顿,准备从那里被遣返中国的路上,火车途经春田车站时,容揆称需要和照顾自己多年的主人道别,但却从此销声匿迹。谭耀勋也在那次的旅途中脱逃。

  容揆1873年随第二批幼童赴美,到达美国时12岁。他祖籍广东新会,是容闳的侄子。在美国他一直生活在春田,和日后撰写《我在中国的童年故事》一书的李恩富一同寄住在春田的VAILLE太太家。

  据说他一直是一个非常安静、甚至有些缺乏自信的小男孩。但他对语言的领悟力极好,他不仅很快克服了英语障碍,而且还熟练地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在他日后的生活中,他的写作过程中会发现他经常引用希腊文学中的名段。1880年要被留学事务局遣返时,19岁的他刚刚从春田中学毕业。由于学业优秀,在中学毕业典礼上,他被选为学生代表发言。当“SALUTATORIAN” (致辞学生代表),是一种崇高的荣誉。

  在当时做出逃离留学事务局控制的决定,需要极大的勇气。作为一个学生,离开事务局意味着连最基本的生活来源都无法保障。而在当时,容揆似乎已经无法忍受在幼童留学事务局受到的一切——特别是最后一个委员吴子登。大家都认为是吴子登最后葬送了留美幼童事业局。

  在后来给孩子们留下的回忆文字中,容揆说,“吴子登对于我们胆敢直盯着他的脸的行为感到震惊,居然还敢对他嘴里说出的话不言听计从。”新来的委员得出结论,这些孩子已经完全退化到了荒蛮阶段,如不采取行动严加约束,后果将无法设想。不过,吴的这些言行若落在当时在中国受教育的孩子身上,实在算不了什么。所有中国的孩子此时还在私塾里接受着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化,而对于这些已饱受西式教育的年轻人来说,吴的行为自然令他们觉得诧异。容揆是他们中最觉得无法忍受的一个,或是认为,我可以无须忍受这一切。于是,在他即将被遣返,他意识到自己将要回到一个他将永远遭受此等蹂躏的地方时,他的逃跑就毫不奇怪了。

  对于这一切,容揆的叔叔容闳不会视而不见。在哈特福得避难山教堂的推切尔牧师的日记中,记录了容闳是如何委托他安排容揆滞留美国的细节。

  不便亲自露面。他委托推切尔牧师和容揆在春田见面,把500美圆转交给容揆,作为他在美国生活学习的费用,条件有三个。其一,他必须进入耶鲁大学读书;其二,他毕业后必须供职于和中国有关的事务;其三,在他经济独立的时候偿还这笔费用。

  1880年,容揆已经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容闳却坚持容揆就读耶鲁。当幼童被召回时,在所有已经进入美国大学的幼童中,就读耶鲁的占了一半。此外,美国早期的大学成立多以文科为主,传导人文精神,尤以培养传教士为宗旨。耶鲁大学在1847年率先成立以教授自然科学为主的雪菲尔德理工学院,幼童詹天佑和欧阳庚都毕业于该学院。当年清政府选派幼童留美的重要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学习军事、矿业、铁路、制造。耶鲁的雪菲尔德理工学院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容揆的确是遵从了叔叔容闳的嘱托,于1884年毕业于耶鲁的雪非尔德理工学院。

  容揆的另一个轰轰烈烈的故事,是关于爱情的。

  在春田,他认识了一个比自己小六岁的姑娘梅。他们就读于同一所高中,容揆寄住家庭的女主人和梅的父母是好朋友。按照当时梅在中学的老师和同学回忆,说梅当时在大家心目中是性格最腼腆的,甚至没有可能嫁给自己班级以外的另一个男生。然而她却在春田制造了一个爆炸新闻,和中国人谈恋爱。

  梅的家庭首先反对。但是反对的方式倒也奇特。梅的爸爸说了一个条件,他让容揆在一个时间段之内(可惜到底是多长时间这么重要的信息,家族却给传丢了。)容揆不能和梅见面,也不许以各种方式联络。这种阻隔现在看来简直天方夜谈,能挡住俩人见面,还能挡住相互联络?可倒退一百多年,还就是奏效,并且容揆照做了,尽管在他们订婚的时候,梅的父亲早已经去世。他们的订婚日期在1893年,容揆滞留美国后13年。这是一个马拉松式的恋爱故事。

  容揆的孙子丹纳给我们讲述了自己的祖父和祖母恋爱的故事,他说,虽然有些传闻已经无法证实,但是关于祖父在规定的日期回来求婚的过程,梅的妹妹却有清楚的回忆。她说,当那个日子来临的时候,梅在楼上的窗口焦急地等待,她看见容揆朝自己家走来,但步伐非常沉重,而且心事重重。但最终他走到了门前,敲响了家门。在那一刻,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一定会结婚。

  但他们订婚的消息还是成了一条大新闻。在整个新英格兰地区,从纽约,到华盛顿,到波士顿,到春田。媒体当然没有什么不好的评论,因为容揆当时在华盛顿中国公使团工作,他是耶鲁毕业生,在中学成绩优异,在美国生活多年,给大家留下非常好的口碑。但最中心的内容是他们觉得这是一桩奇异的婚姻——在当时,一位美国中产阶级家的女儿嫁给一位中国人的事情毕竟很少见。


  1893年,容揆开始供职于中国驻美国公使馆,直至他1943年去世。这期间,除了在1908年,他挟全家在上海和天津居住过半年外,其它时间他们一直生活在美国。

  在他的一生的许多选择中,能够看出他在两种文化背景中的徘徊。他一辈子生活在美国,但他始终如一的在中国驻美使馆任职,这既是他的叔叔容闳当年资助他滞留美国不归时提出的条件,也是他自己始终的选择。他养育了7个孩子,所有的孩子在美国长大,他没有教他们中任何一个人说中文,这是在当时的背景下,保护自己的孩子尽量不受种族歧视伤害的一种办法。但是他却在7个孩子的名字当中,无一例外地把自己的全名YUNG KWAI给了他们,作为中国血统永远的印记。

  丹纳和理查德 都生在美国长在美国,从来没有回到过中国。但是当我们访问他们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们,从前,父辈一直对自己的前辈是中国人讳莫如深;而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理查德自己有三个孩子,有五六个孙子、孙女,他们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曾祖父的故事发生极大的兴趣。每次孩子们回到父亲这里来都要向他们索要自己的曾祖父留下的东西,我们在他们家发现书架上放着几个镜框,里面镶嵌着容揆和太太的照片,还有当年作为中国驻美使馆的官员出席美国白宫活动的邀请信,一些清政府授予的勋章等等,据说这些东西都是为自己的孩子们准备的。理查德的太太告诉我们,他们的一个小孙女有一次在学校参加讲演活动,她把自己曾曾祖父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述给她的同学听,走下讲台后,她的老师望着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充满疑惑地问,你说的是真事还是你编的故事?










--------------------------------------------------------------------------------
wingger 回复于:2004-10-22 14:53:19

第四章:大清之卒

  Tho' by your kindness my fond hopes were raised,

  Long, long ago, long, long ago.

  You by more eloquent lips have been praised,


  Long, long ago, long, long ago,

  你的爱情又唤起我的希望,

  多年以前,多年以前。

  有多少人曾经把你夸奖,

  多年以前,多年前。

  ——美国民歌《Long Long Ago》(《多年以前》)

  30.李鸿章的这十年

  1881年深秋的一天,分配到天津的一批“留美幼童”来到直隶总督署,叩见总督李鸿章。那是个令人感叹的场面:十年前,这批孩子还是真正的“幼童”,小的才九岁,大的不过十五岁,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一个个正当年华的男子汉。李鸿章呢?十年前把第一批幼童送走的时候他四十九岁,现在,他年近花甲了。

  幼童们下跪叩首的时候,显得有些紧张。唐绍仪后来回忆,他当时害怕的是,后脑勺上临时安装的假辫子会掉下来。但他们很清楚总督大人和他们的不解之缘。回国的九十四人,有七十个被李鸿章接收到北洋。他们在上海受到冷遇,乘船来天津的海上又遇到可怕的风暴,只是到了天津,总督下令把他们安排到招商局大楼居住,他们才得到较好的照顾。他们偷偷打量两鬓斑白的李鸿章,心中涌起的是亲近和敬意。

  “我们去见总督李鸿章”,幼童梁诚写信给他的美国朋友,“他是幼童出洋肄业局的创办人,对我们慰勉有加。李是一个多彩多姿的人,很似美国加斐尔总统,他由贫苦起家,位至人臣之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海陆军及兵工厂均在其管辖之下,每项工商建设,均得到他的支持。对外国思想,他很开明。他为训练中国青年创立了许多机构,他创办了一个医院及穷人救济院。他身为开明派之领袖,当然也有许多强有力的敌人。”

  望着已然长大成人的“幼童”们,李鸿章的心情也不会平静。十年前,他和曾国藩制定的是一个十五年的宏远的留学计划,他希望这批孩子能顺利读完中学,进入军事学院,成为国家的栋梁。幼童们进入美国后,他几乎时时刻刻挂念着这些远渡重洋的幼童。我们曾在复旦大学文科图书馆读到《李鸿章未刊函稿》,他的事必躬亲,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数几十封李鸿章对留学事务局的指示信的内容包括,认为幼童由女教师授业不妥,要求更换;某些幼童不堪造就应当撤回、撤回后该如何处置(避免投靠洋人给在学的幼童以恶劣影响);某些幼童天资过人要着力栽培(他提到过的有梁敦彦、钟文耀、张康仁、黄开甲、蔡绍基等);在不同时期根据国内的需求要求安排幼童学习专门学科,如国际法和矿业;他还为留学事务局经费不足事多次致信容闳、区谔良,特意决定从海防经费中拨款支持。

  但是“强有力的敌人”让李鸿章的心血付之东流!在“召回”的问题上,他没有挺身而出,捍卫他自己的宏图大略,却屈从了保守派的意见。他心态矛盾,因为所听到关于幼童们的评价是相互矛盾的。甚至幼童们到达天津后接受的两次考试,结果也大相径庭。第一次,不知什么原因,幼童们考得一团糟,中文糟,英文也糟。李鸿章愤怒责问何以如此?第二次考试的结果,却使他转怒为喜。他赞扬了果真学有所成的幼童们——这恐怕更是他自己需要的安慰。

  从1872年到1881年,在中国近代改革史上是十分关键的10年。这10年里,幼童们在美国学习,李鸿章何尝不在苦苦钻研?他的学堂,是他的外交和政治舞台,是他的军事和经济战线。从一个崇尚实用主义的地方洋务大员,到逐步担起这个国家变革的重任,他几乎无时不受到攻讦。把“挺”字作为人生哲学的李鸿章,在硬着头皮和顽固势力的一次次较量中,备尝改革的艰难。

  在第一批幼童即将出洋的1872年3月5日,在曾国藩去世的七天前,李鸿章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他感慨当时的改革局面是:“前兴之而后毁之,此信之而彼疑之”,他说,今天老师你和左宗棠公尚健在,就有那么多的异议,“再数年,十数年后,更当何如?”

  6月,洋务派官员的造船计划遭到大学士宋晋的猛烈攻击,他以“名为远谋,实同虚耗”为罪名,要求太后降旨,停止造船。李鸿章和左宗棠、沈葆桢挺身谏诤。李鸿章的奏折,第一次提出,中国正面临“三千年一大变局”。他写道:“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而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坐让洋人专利于中土,后患将何所底耶?”

  这场争论后没有不久,祸患真的降临。不过这次的敌人不是来自西方,而是长期被中国看做“蕞尔小国”的东方邻国日本。日本以台湾高山族杀害琉球渔民为借口,出动八艘幕府时代的旧船去“处分”也就是侵略台湾。战事以中国赔偿五十万两银,日本人撤回为结局。

  中国“有海无防”的真相暴露无遗。说来可笑,直到第一批幼童出洋时,中国水师的水兵还配备弓箭。日本侵略台湾,使清廷痛感:自强运动以来,“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有自强之言,而迄今仍并无自强之实。”中国近代关于海防的又一次大争论——“海防大筹议”,因此紧急展开。


--------------------------------------------------------------------------------
wingger 回复于:2004-10-22 14:54:36

 各地大员奏折如云,对加速海防建设,支持、反对、犹疑……各种意见不一而足。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李鸿章的奏折。

  李鸿章再次疾呼,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他坚决支持恭亲王关于紧急整顿海防的主张,强调必须改革,再不能“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他提出购置机器,定造铁甲舰等六项建议,其中包括“变通考试,专开洋务一科取士。
海防省份设立洋学局”。他的话掷地有声:“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

  李鸿章的尖锐议论,在朝廷讨论奏章时引来强烈反弹。两位高层官员在给皇帝的奏折中一针见血,指责李鸿章企图变法,“用夷变夏”——

  ……人才是今日做事根本,如李鸿章、丁日昌讲求洋学,实愈加败坏,尚何人才之可言?……洋人之所长在机器,中国之所贵在人心。……窃恐天下皆将谓国家以礼义廉耻为无用,以洋学为难能,其从而习之者必皆无耻之人,洋器虽精,谁与国家共缓急哉?

  “海防大筹议”正进行中,1875年初,刚亲政不久的同治皇帝患“天花”而死,慈禧开始第二次垂帘听政。参加葬礼的李鸿章三次陛见皇太后,提出了开煤铁矿、架电报线、修铁路、办学校、开发台湾、办外交的建议。李鸿章看到,“太后悲伤迫切之中,大有励精图治之意。”

  这是李鸿章政治地位发生变化的关键时刻。在恭亲王支持下,保守派的攻击被击退,他的海防建设方案获得慈禧的批准。1875年,在第四批幼童出洋的当年,五十三岁的李鸿章被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即首席大学士。他成为重权在握的洋务派领袖。

  1876年夏天,“留美幼童”在费城参观百年纪念世博会,与此同时,西方七国军舰云集避暑胜地烟台,李鸿章在这里宴请各国使节。在地球的两边,他和幼童们在同时“走向世界”——在烟台,他第一次出席大规模的外交活动,为此他仔细研究西方礼仪。幕僚们为他们的“李中堂”专门准备了“宴会仪节”,包括为他预备好不同情境下致辞的草稿:

  “……合座斟满高爵香槟酒,中堂起立举爵云,今日不期而遇七大国众位公使大臣,齐集烟台极一时之盛会,但愿此后永敦和好中外相安……”

  “宴会仪节”提示,客人在敬酒时如颂扬李鸿章,则不饮,表示谦逊。如果有“庆祝我朝等语”,“或论有关大局”,则饮。

  李鸿章一面密切关注“留美幼童”的学习,一面考虑向其它国家派遣留学生。1876年,在他安排下,七名学生带着足够用三年的笔墨砚台,到德国学习陆军。而他更大的兴趣是派员出国留学海军。

  这一年,李鸿章和总理衙门及许多官员多次通信商议“海军生”问题。他登上停泊烟台的英国、法国、德国军舰参观,仔细观察西方的先进装备,在参观时发现英国军舰上有正在实习的日本留学生,更坚定了他和沈葆桢、丁日昌酝酿已久的“派遣海军留学生”的设想。就在烟台,李鸿章和有关官员制定了出国培训计划和章程。

  1877年3月31日,“济安”号轮船驶离福州,严复等福建船政学堂的一批学生转道香港,前往欧洲留学,其中多数学生进入英国伦敦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

  这是中国近代海军的一批精英人物,包括后来北洋海军的多艘主力舰的舰长。他们全身英国海军装束,惟独头顶还盘着辫子,登上英国铁甲舰实习。他们英武的身影,出现在非洲西海岸、美洲东海岸、印度洋、地中海……

  这批学生的年龄比“留美幼童”略大,平均大六、七岁;他们进入福建船政学堂的时间比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国早五年,出国又恰好晚五年。他们的留学时间是三年,也就是说,当“留美幼童”被召回的时候,他们已经毕业,有的甚至已经能够驾驶军舰回国。

  李鸿章是中国变革的先驱,从四十九岁到五十九岁,他在中国变革的道路上留下了令后人不能不叹服的足迹:

  在第一批幼童赴美当年,他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中国第一个与洋人争利的商业集团,它打破了外国人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

  1878年,创办开平煤矿;

  1879年,铺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1881年,铺设中国人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在幼童被召回的1881年,中国海军的基础建设已大规模展开。1881年夏天,李鸿章的智囊班子正在起草“酌议北洋海防水师章程”,这是对北洋海军未来发展的构想。当“留美幼童”们回国途中航行在太平洋上的时候,海军留学生正驾驶着从欧洲购买的“超勇”、“扬威”军舰,经地中海回国。几乎在同时,李鸿章发电报到欧洲,将正在制造的两艘中国的铁甲舰命名为“定远”和“镇远”。

  李鸿章曾说过:“人生如朝露,倘及时得手,作成一二件济世安民顶天立地事业,不更逾于空谈耶?”

  “留美幼童”在美国学习的十年,是李鸿章为中国的近代化苦争苦斗的十年。


--------------------------------------------------------------------------------
yikaikai 回复于:2004-10-22 14:54:47

  谕告诸生等知悉:

  我国家作育人才,不惜巨帑,送尔等肄业。尔父母亦不耽溺爱,令尔等离家前来。无非期望尔等学业有成,上可报国临民,下可光宗耀祖,为尔等终身之计。试思中国人家子弟,若万千,若千万,岂易得此美遇?既可学新奇学问,又不用毫末钱财,又早已顶带荣身,又将来回中国后,功名超进,种种好处,不可言宣。

  但要思出洋本意,是令尔等学外国功夫,不是令尔等忘本国规矩。是以功夫要上等学习,规矩要不可变更。若尔等不上等学习,将来考试,岂能争先胜人?若任意将规矩变更,将来到家,如何处群和众?尔等既在外国学馆,功夫有洋师指授,不虑开悟无方。惟到局时候甚少,规矩日久生疏,深恐渐濡莫抛。是以谕示尔等,要将前后思量,立定主义。究竟在外国日少,居中国日长。莫待彼时改变不来,后悔莫及也。

  至洋文汉文,更要融会贯通,方为有用。否则不但洋人会汉文到中国者不少,即中国人在外国通洋话者亦多。何以国家又令尔等出洋肄业?反复思维,其理易晓矣。现已一面将汉洋文字会通之法,纂习一书,以便印出后,发为尔等程序。尔等当先于学中完毕功课之时,少歇息后,抽出闲谈及作无益诸事工夫,即将四书温习,或相互讲论。日计不足,月计有余。 总之洋文汉文,事同一理。最是虚字难明,如有未解之字,或此句有,别句亦有,当即摘出记录,以便到局请问,或随时写信求益不可,自能旁引曲征,令尔等明白晓悟也。

  诸生其熟思紧记,以期学业日长,义理日明,为中国有用人材,不胜厚望焉。特谕。……


--------------------------------------------------------------------------------
wingger 回复于:2004-10-22 15:00:49

  31.泼海旌旗热血红

  1884年7月27日(光绪十年六月六日),“留美幼童”黄季良给在上海江南制造局的父亲写了一封信。信是从停泊在福州马尾的“扬武”号军舰上请人带上岸投递的。他在信中夹带了一幅画:一个稚气未消青年,身穿浅黄色大清官服,脚蹬皂靴,腰佩战刀。


  男季良百拜叩禀父亲大人膝下:男自幼生母见背,旋即随侍父亲远客江南,未尝刻离膝下,迨稍长,应选游学,远适异国,近奉上谕,调回中国,旋派来闽,又从军于扬武兵船,不能一日承颜养志,负罪实深……

  1871年,在江南制造局当差的黄道平得悉朝廷招考“留美幼童”,“念家贫漂泊”,先送15岁的黄仲良作为第一批官费生出洋,两年后,又送14岁的黄季良赴美留学。1882年,哥哥黄仲良已经进入美国宾州伯利恒的利哈伊大学,弟弟黄季良尚在中学。被“召回”后,黄仲良被派往北洋,在天津机器东局任翻译和图算学堂教习,黄季良等16名幼童被分到福州,成为船政学堂第八期驾驶班学员。

  这16名幼童,包括詹天佑、欧阳赓等5名耶鲁大学学生,薛有福、邝咏钟等5名麻省理工学院学生,吴应科、苏锐钊这两名瑞萨莱尔理工学院的学生。1883年,第八期驾驶班毕业,7人留在福州:詹天佑在学堂任教,邝咏钟任“振威”舰二副,黄季良、薛有福、容尚谦、杨兆楠、吴其藻被分配到福建水师旗舰“扬武”号任见习军官。

  黄季良给父亲的信,写在一个不寻常的时刻——

  今法人犯顺,已入马江。伏思国家德泽宏深,将士皆忠勇敌忾,定籍我皇上如天之福,迅扫夷氛……

  由于法国侵占大清藩属国越南,战火从陆地燃烧到海上。法国海军以“保商”为名进入福建闽江,企图歼灭福建水师,控制台湾海峡的制海权,最终夺取台湾为“抵押”,逼取巨额赔款。从7月15日到19日,先后有5艘法国军舰到达马尾江面。清廷不敢轻易和法国决裂,又不知如何用国际法处理,决策陷入混乱。“扬武”号奉命开进法国军舰的停泊区,“与敌杂泊,阻其猝发”。黄季良和他的留美同学们第一次经历如此紧张的场面:白天,沿岸“遍张旗帜”,陆军穿梭调动,当局在布置“疑兵阵”;入夜,法舰探照灯的光柱如寒光闪闪的利剑,狂扫水面。

  ……望父亲大人勿以男为念,惟兵事究不可测,男既受朝廷豢养之恩,自当勉尽致身之义,犹记父亲与男之信,嘱以移孝作忠,能为忠臣即是孝子等语。男亦知以身报国不可游移胆畏,但念二十五年罔极之恩未报,于万一有令人呜咽不忍言者,男日来无刻不思亲,想亲思男愈切也。爰将平日绘成之貌,寄呈父亲见之,如男常侍膝前矣……。

  黄季良画了一幅自画像寄给父亲,以表达孝心。他不能忘记,在幼年丧母后,他和二哥跟着父亲从老家番禺(今广州)到上海艰难谋生的日子;他记得14岁的自己,远涉重洋去美国留学,依依不舍离开父亲的情景;他也想念他的二哥,记得刚到美国,见到仲良,半步都不忍离开。当他一笔一笔画出自己的肖像时,他已经看到了最险恶的结局。

作者:芦笛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芝加哥王晓功简介:出国前国家某部委项目负责人,该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海归论坛 2005-1-26 周三, 23:36
转载:再谈美国无业盲流假留学人员蒿坤岳的一些骗人恶心事。。。 海归商务 2014-2-13 周四, 12:19
国内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方式 海归茶馆 2011-10-13 周四, 19:16
我国多渠道吸引留学人员 回国创业人数达63万多 转 海归商务 2011-8-22 周一, 22:08
美国投资移民,留学项目;寻求海龟合作 海归主坛 2009-7-25 周六, 17:44
此时,不回国工作的入了外籍,拿到国外永久居留权的原公派留学生应该归还国家给... 海归主坛 2008-5-17 周六, 11:53
面对百年冰雪灾害,北美华人留学生72小时捐赠除冰设备纪实 by 曲涛(图+... 海归主坛 2008-3-09 周日, 15:39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10月31日截止申报 海外留学 2007-9-29 周六, 13:39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芦笛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