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外媒称灾难后中国的开放度令人惊叹2008年05月22日 15:35环球时报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外媒称灾难后中国的开放度令人惊叹2008年05月22日 15:35环球时报   
花都娇客
[博客]
[个人文集]






声望: 博导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6/05/06
文章: 3994
来自: 路易十四的后宫
海归分: 35





文章标题: 外媒称灾难后中国的开放度令人惊叹2008年05月22日 15:35环球时报 (1661 reads)      时间: 2008-5-22 周四, 20:44   

作者:花都娇客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10天里,中国媒体迅速进入灾难现场,不断发出及时准确的报道。曾被视作不够专业的中国媒体以全新的面孔出现在外国同行的面前。《澳大利亚人报》22日发表文章,对比了汶川地震后和以往发生灾难时中国媒体的反应,认为中国变得开放了、透明了,并称政府此次对灾难以及媒体的反应给人留下了印象。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称,西方社会对中国认知度确实因此提升了,对包括媒体在内的中国精英阶层好感也有所提升,但他也指出,这种提升可能是“一次性”的。

《澳大利亚人报》这篇题为《大灾难改变了中国的脸》的文章在介绍完奥运火炬传递和西藏骚乱带来的紧张情绪后写道:“突然间,形势改变了,每个人都大吃一惊,包括指导媒体的人。这种改变是朝好的方向发展的,这是一个广泛的共识,尽管有一些记者称他们又感受到一种回潮。”

“北京的政府和四川省的政府认为没有理由控制信息的流通。他们也迅速地从公众那里得到回馈:报道令政府和领导人受到欢迎。”

文章注意到中国官方对待媒体的方式更开放了。“这与中国过去本能地对待媒体的方式有两大不同。首先,政府给记者提供了更多的帮助,使他们以希望的方式报道,而没有控制他们。记者们迅速赶到灾难现场,开始采访、拍照、摄影,没有受到阻挡。第二,媒体可以找到那些领导救援工作的人,他们尽可能诚实地回答了媒体的提问。在绵阳这个救援工作的中转站,一个媒体中心迅速地建立起来了。报道的结果开始影响高层领导。政府对灾难的早期回应给人留下了印象,媒体对此也进行了报道。”

“无论国内还是国际上,公众对此都是赞赏。多年之后,北京得到了媒体的赞赏。迅速、准确的官方信息不断从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传出,显示了该社职业化的业务能力。”

“没有人想要隐瞒灾难的程度。当家长要求调查为何那么多学校倒塌、造成那么多学生死亡时,中国媒体和网络表达了他们的关切,相关的部长也下令在4天内进行调查。”

中国媒体此次的多样化报道得到了西方同行的赞赏:“中国官方媒体曾以正式、古板和极度政治正确性著称。但是,在过去的10天里,他们发出了大量的报道,有个体故事,还有关于和困境搏斗努力生存的、英勇救灾的、悲剧性损失的故事以及极具巧合性的故事。”文章认为,中国记者和志愿者展现了“中国发展为真正公民社会的潜力”。

文章还提到这次报道可能给中国年轻记者带来的影响:“这些记者多数很年轻,20多岁,他们是第一次报道这么严重的灾难。当他们结束采访回去后,他们对相对被动的角色以及赞扬地方官员的工作必定会觉得不习惯了。”

在对比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中国的开放性就更明显了。“与1976年死了24.2万人的唐山大地震(离北京仅几小时车程)相比,对比是很强烈的。当年,在大地震发生后的几个星期里,世界连地震的消息听也没听过,更没法直接到中国报道了。而四川的地震发生后,世界的电视台在地震灾区现场直播,没有受到干扰。”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认为,这次地震灾害后,西方社会对中国认知度确实会提升。

金灿荣教授说:“中国人民在世界社会中一直是得到广泛肯定的,西方社会对中国人民一直以来就抱有好感。通过这次地震救灾,西方媒体也看到了真实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勇敢和善良。但西方社会对于包括媒体在内的中国精英阶层(政、商、学、媒等)的认知度就不是很高,国际社会认知度较低。地震发生后,西方媒体对中国精英阶层的好感提高了。西方媒体作为一个有着自己职业操守的专门行业,会把真实的中国展现于世人面前。”

但是,金灿荣认为,仅仅通过一次事件不会根本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的认知,也不会改变西方对中国的战略态度。金灿荣说:“西方作为一个整体,有其共同利益。(西方会认为)这次事件只是‘一次性进步’。” (环球时报记者 李宏伟 梁旭)

作者:花都娇客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刚喂完肉,狼的牙齿就露出来了:美国会委员会发布中美关系报告 鼓吹中国威胁论... 海归茶馆 2008-11-22 周六, 11:34
【丰田,又摸了美国人的屁股】金融灾难与美国女秘书的屁股价格,到底是什么关系ZT 海归茶馆 2010-2-19 周五, 12:58
面对灾难,美国不如中国的十二个地方 海归主坛 2008-1-31 周四, 13:59
ZT: 美国的灾难,中国的镜子 海归论坛 2005-9-12 周一, 14:07
Racing to the bottom. 经济奇迹还是经济灾难?(回国观感) 海归论坛 2004-3-25 周四, 05:28
啥逻辑?环球时报;巴基斯坦与美国走的太近,招致灾祸 海归主坛 2014-12-17 周三, 21:42
在西方媒体工作的中国人(环球时报独家报道) 海归论坛 2004-12-15 周三, 23:10
美国学校流行"勾搭文化" 是耍流氓还是两性革命? 环... 海归主坛 2014-11-21 周五, 12:35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花都娇客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