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讨论]仅仅在海归网上指点江山吗?“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就要上路了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讨论]仅仅在海归网上指点江山吗?“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就要上路了   
tahiti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讨论]仅仅在海归网上指点江山吗?“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就要上路了 (1306 reads)      时间: 2007-9-25 周二, 16:07      

作者:游客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中国投资公司29日正式挂牌 将执掌外汇投资大权

2007-09-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投资公司定于九月二十九日(周六)上午在北京新保利大厦举行挂牌仪式。这意味着这家拥有两千亿美元资本、身后是政府一点三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公司将正式执掌国家外汇投资大权。

  据此前媒体报道,中国投资公司管理团队拥有深厚政府背景:现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楼继伟将出任中投公司董事长,现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将出任总经理。管理团队中还包括现任财政部副部长张弘力,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汪建熙,银监会纪委书记胡怀邦,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杨庆蔚。

  作为中投公司的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将整体并入。在分工上,汇金将继续做股权投资,即承担推动银行改革的任务,代表国家作为出资人长期持有这些金融机构的股权;而母公司中投公司主要负责海外运作。

  中国投资公司在正式成立前的第一单中,以30亿美元购入全球最大私人股本公司黑石(Blackstone,又译“百事通”)公司低于10%无投票权的股权,并承诺至少持有四年。此举被认为是中国投资公司市场化和积极性的佐证。

  据推测,中国投资公司未来将继续投资于一些私人股权基金、基金和对冲基金等,并为国有企业对外投融资提供资金支持。

  但中投公司显然还面临各方面需要改善的问题:在政府背景浓厚的管理团队之外,还需大量专业化的投资团队。同时,经验积累、机制建立等也是中投公司需面临的挑战。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起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并明确监督职责。


2007年09月06日 21世纪经济报道本报记者 韩瑞芸 见习记者 王镇江

  楼继伟、高西庆、张弘力、谢平、胡祖六……即将成立的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中投公司”),管理层阵容可能纳入一批堪称豪华的名单。此外,据称还有一位央行高层将进入核心管理层。

  这家掌握着2000亿美元巨额资金的公司,尽管仍未诞生,其每一笔投资已引来广泛关注。作为中投公司的第一笔投资,黑石集团从浮盈到浮亏,也再次引发了国内对外汇投资运作方式以及风险控制的争论。   

  现在,已初步确定财政部、央行、社保基金理事会及国际知名投行人士将加盟中投公司。他们到底能为中投带来什么,中投将确立何种投资管理模式,引人关注。   

  高西庆的新使命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投公司高管成员已经初步确定,楼继伟任董事长,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任总经理,央行一位现任行领导及财政部副部长张弘力将任副总经理,谢平任副总经理同时兼任汇金公司总经理。而高盛公司的胡祖六有可能出任研究部总经理。几位高管分管职能也大体作出划分,正紧锣密鼓聘任各部门负责人,楼继伟与高西庆已与十数人“谈话”,力邀加盟。   

  不过,这尚未得到相关部门的确认。央行人士表示尚不知有高层调任一事,“还没有定”;财政部人士对张弘力的出任亦表示“不知道情况”。   

  楼继伟、高西庆、张弘力等作为中投公司筹备组成员,如果担任中投公司高级管理职务,当在市场预料之中。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组合。”广东金融学院教授陆磊认为,中投公司高管汇集了原财政部和央行的专业人士,各有所长,且互为补充。高西庆熟悉国外金融法规,擅长投行合同处理,又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发轫者之一。而胡祖六具备英美投行背景,不仅熟悉资本市场与并购,业内的人脉关系也极为深厚,长期担任高盛研究部高级职务,出任中投公司研究部总经理亦为极佳人选。   

  更重要的是,高西庆对于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已经多年。业内人士猜测,高此次赴中投公司任总经理,很有可能将社保基金投资运作模式移植于中投公司。

  
  “睿智而不失书生意气”,海归派同仁谢思敏对高西庆的评价10年未变。而高所负责管理的社保基金,多年来也维持着不错的业绩。2001年社保基金投资运作以来至2004年,按资本加权计算,4年间累计收益率为11.82%,同期通货膨胀率为5.04%。而2006年全年,社保基金实现收益9.34%;浮动盈利增加额423.99亿元,经营业绩619.79亿元,以此计算的经营收益率为29.01%。   

  不过,在成为2000亿美元的掌门人时,高是否仍能续写佳绩、波澜不惊?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茂清表示,由于中投公司核心业务是从事对国外的金融组合投资,它将来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那些在国际金融市场呼风唤雨、历经磨练的机构投资者。“如果拘泥于传统的治理结构,后果很难预料。”他说,类似中投公司这样巨大的金融公司,最需要的是以科学的、市场化的管理模式来进行运营。   

  社保模式只宜在初期采用   

  无论如何,这次履新令高西庆担子沉重不少。中投公司将管理2000亿美元资金,社保基金2006年底的资产总额则不过2827亿元人民币。如果刨去境内、境外投资管理人运作的委托资产,直接投资管理资产1771亿元,占总量的63%。   

  当然,以管理资产总额多少来衡量投资运营压力显然有失客观。陆磊认为,中投公司在运营初期,在缺乏人才和经验的条件下,可以先以委托投资为主。而社保基金管理的最大特点也正在于此——通过招投标、对中标者的监督管理和淘汰约束,以此间接达到资产管理的目的。   

  2006年,社保基金选聘北美信托和花旗银行作为境外投资资产托管人,选聘联博、德盛安联等10家著名国际投资机构作为境外投资管理人。同年底,境外投资正式开始运营,主要投资品种包括香港股票、全球股票(美国除外)、美国股票、全球债券、现金管理等5大类。   

  此外,全国社保基金还通过投资渤海产业基金10亿元扩大了实业投资范围。此前,社保基金曾以较小规模投资了中比产业基金。   

  不过,陆磊坚持认为,这种委托投资的运作方式最好只在中投公司成立初期采用,因为中投公司本身就是无国际经验可借鉴的。业界认为,中投公司从长远看更应借鉴新加坡的政府投资公司(GIC)的运作模式。   

  GIC是否可资借鉴   

  目前,GIC所管理的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 其投资遍及世界各地的2000多家公司。25年来,按美元计算,GIC实现年均收益率为9.5%,扣除通胀因素后的平均收益率为5.3%。   

  当然,GIC还因为其独特的运作模式而著名,韩国的KIC便可称为是GIC的成功“克隆”。   

  1981年5月,新加坡成立专门的政府投资公司(GIC),专司外汇储备的长期管理。与此同时,固定收入投资和外汇流动性管理保留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根据新加坡法律,GIC属于“私人企业”,但为政府全资拥有。   

  这种产权设定意味着,主管部门可以不管GIC的具体经营,只管业绩,要求其年底不少于一定的回报等。“从GIC成立至今的实践看,这一操作模式总体上是成功的。”社科院一学者认为。   

  但他同时也表示,如果要借鉴GIC模式管理外汇储备,中投公司就必须在管理体制上要有所突破,完全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实行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而这一点正是“说易行难”。   

  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称,由于中投公司可支配的外汇数额非常庞大,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一定影响;且中国的海外投资很容易受到政治的干扰;加之,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法律法规完善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借鉴包括GIC在内的国际经验,短期内看来并不可行。   

  同时,国内高级金融专业人才短缺,尤其是既有专业技能又能为政府接受并信任的专业人才奇缺,这又是中投公司无法借鉴国际经验的一个客观因素。李稻葵担心由于这些专业人才的短缺,很难保证投资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实现保值增值,以及实现国家战略的目标。   

  不过,陆磊却认为人才并不是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完全可以吸引到需要的人才。”这也是陆磊建议中投公司在运营初期可以借鉴社保基金模式,即委托专业人士进行投资管理的一个原因。


附:高西庆简历
高西庆同志,1953年出生,陕西人。
1978年,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一系。
1981年,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国际贸易系国际经济法专业,获经济学/法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杜克大学法学博士学位。
1970年至1973年,参加襄渝铁路建设。1973年至1974年,西安昆仑机械厂工人。1981年至1999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
其间,1982年,在美国加州律师事务所工作;
1986年至1988年,美国华尔街律师事务所工作;
1992年至1995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发行部主任;1997年至1999年,任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副主任、中银国际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1999年至2003年,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2003年至今,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链接:国家汇投公司架构初定 麦肯锡方案初获认可
2007年08月18日 01:27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李利明 北京报道
  
  正在筹备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下称汇投公司)将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专门从事体现国家战略的投资。 这是汇投公司组织框架的一部分。权威人士称,由麦肯锡公司设计的汇投公司组织架构方案已经获得基本认可,与此相关的激励方案也在近期初步确定。   

  此前,市场人士预期汇投将在9月份正式挂牌。接近汇投公司筹备组的人士说,汇投公司挂牌运作之前,将面向市场进行公开招聘。   

  特殊投资公司   

  权威人士透露,在汇投公司筹备阶段,麦肯锡公司和中金公司分别为其设计了组织架构方案,这两份方案都在汇投公司筹备组内部进行了讨论,最终,麦肯锡的方案获得了基本认可。   

  麦肯锡方案规划的汇投公司人员编制大约为400人,其中包括汇金公司的100多名员工,但是并不包括汇金公司旗下的建银投资的150多名员工。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大部分境外金融类投资将外包给国际机构投资者,汇投公司并不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面面俱到的组织架构。   

  作为一个正部级公司,汇投公司的规模并不大。“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汇投不应该把太多的钱用于行政以及养活很大一批人员的开支上,应该设立一个小而精的组织架构。”这位人士称。   

  上述权威人士透露,虽然汇投公司筹备组的主要负责人认为,汇投公司应主要投资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并对金融机构进行股权投资,但是国家发改委等有关机构一直希望,汇投公司的投资能够体现国家意志,在金融机构股票和金融产品投资以外,应该做一些战略性收购、对一些国内“走出去”的企业注资等等。   

  这是目前国家外管局外汇投资中心不做的投资项目。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既然是国家的投资公司,就应该体现国家战略,应该进行一些支持国内企业 “走出去”的股权投资和对战略性企业的直接股权投资,或者参与国际多边基金的设立。   

  麦肯锡的方案被认为综合考虑了各方建议。麦肯锡方案建议,在汇投公司内部设立一个称之为特殊投资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门进行战略性投资。这个公司与汇金公司同为副部级,并列为汇投公司旗下的两大子公司。   

  不过,一些业内资深专家认为,汇投公司的投资组合中应该包括特殊目的投资,但不一定要专门设立特殊投资公司。这样一来目标很明显,很容易让西方国家指责中国外汇投资的目的性,因此还不如在汇投公司内部设立一个部门或者项目组,专门进行此类特殊投资,对外则统一以汇投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   

  目前,中国主权投资的说法已经在海外引起了不少国家无谓的担忧。专家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来自国外各界的无端猜疑和指责,避免投资时遇到目的地国家的政治阻碍。   

  市场化待遇   

  按照今年初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汇投公司要进行市场化运作。高度专业化的金融投资需要世界一流的专业人才。据此,一家专业的人力资源顾问公司还专门为汇投公司设计了激励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在汇投公司内部,对于中管干部仍采用体制内的待遇,市场化招聘的人才则采用市场化的待遇。   

  接近这家公司的业内人士称,这个方案有点类似于股改之后中国银行的做法。中行的中管干部包括董事长、行长、监事长和副行长,他们的待遇比同等级别的中管干部高很多,但还远远达不到市场化的水平。   

  2006年,中行董事长肖钢和行长李礼辉的年薪都是152万元。同年,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法兰克·纽曼的税后收入为995万元,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的税后收入为446万元。相比之下,同样在中行,通过市场化全球招聘的高管也采用市场化的待遇水平。2006年1-9月,中行信贷总监董乐明的薪水是791万元 (税前),董秘杨志威2006年的收入是561万元 (税前)。   

  知情人士表示,按照汇投公司正部级的待遇,由政府任命的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都属于中管干部,汇金公司以及将要设立的特殊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和总经理也都是中管干部。   

  据悉,在汇投公司开始筹建之后,有不少各个级别的官员都希望能够到汇投公司就职,因为这里的待遇将远远高于同级别官员的待遇。不过一位金融界权威人士说,由于汇投公司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 “绝大多数官员未必胜任汇投公司的工作”。他说,如何真正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成为汇投公司将来运作效果的关键因素。

  
  接近汇投公司筹备组的一位人士说,汇投公司开始挂牌运作之前,将要面向市场进行公开招聘。   

  一位资深金融专家建议,汇投公司应该成立由业内资深专业人士组成的人才顾问委员会,由这个委员会评判前来应聘的专业人士和官员,并确定他们是否能够胜任汇投公司的工作。这位人士认为,顾问委员会有点类似股份公司董事会内部设立的薪酬委员会,专门用来确定高管和业务骨干的薪酬。 “这个委员会应该更多地聘请市场上有影响的专业权威人士来参加,这样就能够做到既防止能力不够的人进来,又不把有能力的人拒之门外”。

作者:游客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上海]-权益类投资主管-保险公司 海归职场 2010-6-18 周五, 12:08
杭州海外华人科技交流创业洽谈会组织情况:欢迎企业,投资人,猎头公司参与支持 海归主坛 2008-9-08 周一, 18:58
[转帖]新海归人物:沈南鹏--未来中国投资教父 海归论坛 2006-10-26 周四, 23:19
关于捐款的讨论:关心海归网未来的都请进 海归网发展新计划讨论 2009-11-21 周六, 18:24
案例分析:【Web 2.0的讨论】谁是海归网的竞争手?谁和海归网的风格和技... 海归论坛 2006-6-02 周五, 14:48
虎帐夜谈兵:留交会聚会讨论话题:海归网发展的策略和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图) 海归论坛 2006-1-11 周三, 23:02
海归网网友参与投资的第一套公寓成功退出,获利翻倍。新的休斯敦B级公寓项目 美国房地产 2015-4-12 周日, 21:36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咋感觉海归网这么亲切呢i? 海归主坛 2014-4-21 周一, 19:25

返回顶端
  • [讨论]仅仅在海归网上指点江山吗?“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就要上路了 -- tahiti - (5932 Byte) 2007-9-25 周二, 16:07 (1306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