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转帖]印度象“垦华”, 中国企业 “摸象”--“龙象”能在竞争中共赢吗?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转帖]印度象“垦华”, 中国企业 “摸象”--“龙象”能在竞争中共赢吗?   
mmpower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少将

头衔: 海归少将
声望: 专家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4/02/24
文章: 3697
来自: 3333
海归分: 244820





文章标题: [转帖]印度象“垦华”, 中国企业 “摸象”--“龙象”能在竞争中共赢吗? (1876 reads)      时间: 2007-4-26 周四, 11:34   

作者:mmpower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龙象”能在竞争中共赢吗?

杨霞清


编者按: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关于中国与印度信息产业竞争力的探讨甚嚣尘上。中国曾经经历的快速增长模式与道路,印度似乎也在经历。而在软件等领域,印度的竞争力却又强过中国,并在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向中国发起挑战
。在“龙象之争”的宏大命题下,中印两国产业界将在很长时间内不断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在“相争”的状态中找到共赢之路?

印度象“垦华”

中国企业 “摸象”

“整体上,印度起码比中国落后20年,出行非常不方便。但到那些软件公司一看,管理和设施却都是具有国际水准的,简直是’内外两重天’!”中关村软件园的一位中印项目合作的经理这样向记者描述了他在印度时的感受。

有相似感觉的还有东软集团总裁刘积仁。今年四月,刘积仁带着东软BPO业务的负责人历军等人到印度考察。“环境很差,热得不得了,脸都肿了。”刘积仁说,“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跨国公司不远万里跑到印度,印度的软件企业确实非常成熟。”

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度。古老的文明,众多的人口,贫瘠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软件企业共存。近几年来,印度越来越多地与中国联系到一起。“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两个地区。”很多跨国企业的全球CEO都如此评述。BRIC(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被认为是“金砖四国”,经常被搁在一起研究。其中,“中国龙”和“印度象”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龙象之争还是龙象共舞?这是一个战略问题。

印度象上门

上海浦东软件园里。塔塔(TCS)、Infosys、Wipro、Satyam印度前四大软件厂商的办公室相隔不远。上海浦东软件园招商服务中心副总经理钱雪萍说,上海浦东软件园一期二期的写字楼都不够用了,园区的会议室甚至都租给出去了。

而在北京的中关村软件园,也有了印度软件企业的身影。7月24日,塔塔信息技术(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合资公司)在北京成立,在未来几年内,公司规模预计将达到5000人左右。

用友软件工程有限公司总裁邵凯对印度公司不断进入中国市场表示担忧。“中国的软件公司将面临着人才和市场的流失。” 他认为,这将恶化中国本土软件公司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在中国本土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信息服务市场上,中国企业明显处于劣势。其次,这将阻止欧美客户在中国大规模地发展中国内地的合作伙伴。用友软件工程公司成立于2003年,从事软件外包业务,有员工500余人。

Infosys中国区CEO林德茂表示,印度软件公司进入中国的目标市场有三个:一是中国本地市场,二是跨国企业在华机构,三是亚洲其他地区市场。目前,Infosys中国区的客户中,60%是来自国外,40%是中国内地客户(包括跨国公司在华分公司)。

对于和中国同行的关系,林德茂用“吵吵闹闹,和和融融”来形容。“有竞争也有合作。” Satyam中国区总经理罗文德也认可这一点。

刘积仁倒是对于对方的竞争表示了乐观的态度,“在印度软件进来之前,IBM等软件服务商已经先来了,中国的软件公司们已经历了一轮考验,不多印度公司一家。”刘认为,IBM在中国的业务拓展并不像它在全球其他市场做得那么好。“印度公司也许还得向中国公司学习一下游戏规则。”去印度考察时,刘曾经与Satyam总部的高层交流过合作的问题。眼下,东软员工总数已经达到了一万人,在规模上日益接近印度同行。刘积仁的底气比较足。


近几年来,“印度模式”是中国软件业比较推崇的模式之一。同在上世纪80年代起步,印度选择了给欧美企业代工并逐渐往上游发展的模式,并抓住上世纪90年初全球信息技术服务崛起的潮流,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软件
出口国家(第一大是美国),并出现了一批像TCS、Infosys、Wipro这样的世界级的软件企业。以TCS为例,这家在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和孟买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载2005财年的收入达到了29.7亿美元。

而相比之下,中国软件业则显得有点落后了。目前,中国尚没有10亿美元以上的纯软件企业。邵凯认为,中国软件业与印度的差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与印度软件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缺乏全球战略规划和布局;第二,国内IT外包企业处于外包产业价值链的下游,多局限于低端业务诸如单一的编码、测试和本地化业务,利润率低,缺乏国际竞争力,也缺乏长远发展潜力;第三,在面向欧美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上,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验、客户基础和高端人才方面与印度企业有着较大的差距。”邵认为,由于中国缺少一个类似NASSCOM(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那样的软件服务行业组织,软件企业在行业互补和协同发展上十分贫乏。

但刘积仁认为,在中国市场上,印度企业要在短期内对东软构成威胁,恐怕还为时尚早,“他们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跟母公司相比,印度软件企业在中国的业务确实显得太“小”了。印度第四大软件公司Satyam(萨蒂扬)2002年进入中国,目前有员工约300人,第二大软件公司Infosys在中国的员工有近600人,与其在印度的母公司动辄有几万人的员工总数相比,只是个零头。

而且,印度软件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并未达到他们的预期。Satyam和Infosys在中国目前都处于前期投入阶段,尚未进入赢利期。Satyam中国区总经理罗文德表示,希望公司能在2、3年内能实现赢利。

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中印项目合作办公室项目总监尹智认为,印度公司在中国发展不顺的原因有很多。“印度公司的本土化做得不够,重要职位几乎都是印度人,不信任本地员工。其次,印度公司的组织架构在中国缺少变通,其对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也参透得不够。第三,中国市场对印度企业的接受是需要时间的,而他们却疏于在舆论和政府公关上下工夫。”

印度软件公司来到中国,能否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绩尚是未知数。而对中国本土软件企业来说,这种威胁却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了。

制造业迁移?

今年六月,有一则消息引起了很多人注意。IBM公司宣布,未来3年内将在印度投资60亿美元。投资金额之大,在多年来跨国企业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中少有的。当时,IBM正在欧洲和美国裁员13000人,同时却宣布在印度增加14000名员工。

在那之前,芯片制造业巨头英特尔也宣布,将在印度投资10多亿美元用于研发。去年10月,思科系统公司总裁约翰?钱伯斯访问印度,并宣布了一项11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微软董事长盖茨则表示,未来4年到5年中,微软要向印度共投资17亿美元。另外,芬兰手机巨头诺基亚、韩国三星和美国摩托罗拉公司都已先后宣布计划在印度建立制造厂。很多跨国企业的全球老板造访亚洲的第一站必是印度,之后才是中国,而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则一直是头一站。

“这是跨国企业投资分布风险的方式,他们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赵晋平分析说,他表示,中国的宏观调控、能源紧张、资源约束和贸易摩擦等因素都对跨国公司的投资方向产生了影响。

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各项成本正在上升,地价上涨,能源紧张,开工不足,贸易磨擦等问题相继出现。相反,印度正处在大力改变其硬件设施不足的发展阶段,开始花大本钱改善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印度政府
已将公路、港口、铁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建设放在未来10年规划的突出位置,并承诺投入1500亿美元资金。此外,印度政府还特别推出了新的电力法案,鼓励外资进入电力市场。另外,印度也改变劳工法案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条款,甚至效仿中国,搞经济特区,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

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2005年中国获得海外投资额达到600亿美元,印度则是75亿美元),但两国获得海外投资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赵晋平发出预警,如果中国不作出进一步改善的话,在吸引外资上,印度很可能在五年后赶上中国。

刘积仁认为,中国软件是与制造业息息相关的,中国软件业崛起是基于中国制造业勃兴的基础之上的,现在,全球大量的电子与数码产品都在中国制造,这将会给中国带来许多嵌入式软件外包和IT服务外包的机会。

但是,中国是否正在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呢?原先羸弱的“印度制造”能否赶上来?无人能给出答案。但是,居安思危,中国或许应从这
股投资潮中得到启示。

人才争夺战

中国和印度在世界的崛起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在这两个国家中能以最低的成本找到最聪明的头脑。”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ies)在近期估计,在美国雇佣一名化学家或工程师的成本,能在中国雇佣到5名化学家,在印度则能雇佣到11名工程师。

这是跨国公司纷纷把研发机构纷纷搬到中国和印度的重要原因。但是,在两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人才短缺却日益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中国大学每年培养的工程人员为60万人,而麦肯锡(McKinsey)的调查却发现,其中有资格为跨国公司工作的人才却不足十分之一。Nasscom最近也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每年有300万大学生从印度大学毕业,但只有约25%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和10-15%的普通毕业生能直接就职于离岸IT及业务流程外包行业。

实际上,人才的缺乏也困扰着中国企业。“客户有很多单子想交给东软,但没有合适的人。”刘积仁说。出于对人才的渴求,5年来,东软投资了8亿元进行IT人才教育。而印度最大的IT教育培训机构NIIT也看到了这个机会,已经开始在上海等地建立了培训机构,并尝试与本地的民办机构合作。

“我们到中国来,本来是看中了人才优势。” Satyam中国区总经理罗文德说。但他却发现,中国人才的成本并不低于印度。

“软件公司需要三个层面的人才:高级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和架构师、程序员,目前最缺的就是高级管理人员。” 邵凯说。

找不到足够的人才,这是困扰中印两国软件业的共同问题。


相互审视

很多到过印度的人对其简陋的基础设施、堵塞的交通、满街充斥着低档汽车、大城市里的贫民窟、随处可见的乞丐印象深刻,这与中国很多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比。在绝对经济总量上来说,中国比印度要富裕些,中国的GDP和人均GDP均为印度的两倍,人口只比印度多出约12%。

但印度的崛起自有其原因。在印度,中产阶级已成为印度的主流人群。“印度人口年轻化,40%以上在30岁以下,他们就是印度未来的中产阶级。”在惠普全球分析师大会上,惠普印度CEO说。在中国,30岁以下的人只有约30%。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1/3以上人口将在60岁以上,而印度只有1/5。

分析人士说,印度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也强于中国。印度司法制度以英国体制为范本,也更容易为欧美企业所理解。在西方成长起来的印度企业家纷纷回印度投资,并且,其高科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相当高。

“我们唯一可以超过印度的硬指标是基础设施。”一家中国企业的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据估算,中国的高速公路网总长度大概是印度的7倍。2002年一年中,中国共投资大约2600亿美元用于改善电力、交通、通信等设施,同年印度在这些方面的投资额只有310亿美元。但在软件基础设施上,印度则在某些关键方面领先于中国,比如产权保障、私有企业的融资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等。当然,印度在软件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也并不全面,比如,在税收和劳动力管理方面,中国就领先于印度。

同样不可质疑的是,中国和印度都是全球成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IDC关于BRIC (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IT及电信市场的研究报告(2006年第一季度)预测,到2006年底,中国IT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51亿美元,增长率达到12.5%。其中软件市场增长率达10.1%,服务市场增长率达17.3%,IT硬件市场增长率达10.1%。

IDC中国跨产品研究部分析师于燕指出,稳定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内需的拉动,以及中小企业、外企和大型国有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将会促进IT市场的持续高速增长。“其中,来自服务业、交通、公共事业、媒体和制造业的需求增长较快。”

根据IDC的研究,中国市场的产品需求结构将会越来越合理:现阶段,中国软件和服务需求只占总体IT市场的四分之一,远低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比例。在未来五年中,软件和服务市场的增长速度将两倍于硬件产品,在总体IT市场中占有的比例将会扩大为三分之一,使产品需求结构趋于合理。

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市场,印度的潜力也是惊人的。据市场调查机构Semico Research统计,2005年一年中,印度国内的个人电脑出货量就达到了500万台,手机达到7000万台的惊人销量,另外DVD播放器销量为400万台。

中国和印度这样两个信息产业大国,拥有相似的缺点与优点,正处于相互审视与相互追赶的临赛状态。什么因素能够决定他们的未来?“龙象之争”是否会分出胜负?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获得发展?这是中印两国产业界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会不断思考的问题。

作者:mmpower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转帖] 印度人想来华教英语 海归论坛 2006-4-21 周五, 20:20
[转帖]亚太地区取替欧洲成为最富裕地区,印度成了最穷国家。 海归主坛 2012-10-15 周一, 07:02
[转帖] 印度一教派教主娶39个妻子,祖孙三代181人同住,想再到美国娶老婆。 海归商务 2011-10-23 周日, 06:54
[转帖]印度人民上街抗通胀---加息,加息 海归主坛 2010-4-23 周五, 10:56
[转帖]印度碎笔(多图,杀猫):班加罗尔的招兵广告 海归茶馆 2008-4-17 周四, 13:49
[转帖]“印度会适合我们,中国不会” 海归主坛 2007-9-28 周五, 14:35
[转帖]印度为什么出CEO?(下) 海归主坛 2007-7-15 周日, 22:07
[转帖]印度为什么出CEO?(上) 海归主坛 2007-7-10 周二, 21:39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mmpower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 [转帖]印度象“垦华”, 中国企业 “摸象”--“龙象”能在竞争中共赢吗? -- mmpower - (5531 Byte) 2007-4-26 周四, 11:34 (1876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