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关于利他主义的思考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关于利他主义的思考   
东海一枭2
[博客]

警告次数: 1



头衔: 海归准将

头衔: 海归准将
声望: 教授

加入时间: 2006/09/21
文章: 1398

海归分: 164915





文章标题: 关于利他主义的思考 (541 reads)      时间: 2007-4-03 周二, 09:44   

作者:东海一枭2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关于利他主义的思考
------兼驳翟鹏举《利他主义在实践上的吃人本质》


批判和拒斥利他主义似已成为一种时尚。一些自由知识分子一边哀叹道德沦丧,一边鼓吹去道德化,把利他主义与集体主义、专制主义联成一体,把它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对立起来。

更多的人则人云亦云,尚未了解各种类型利他主义的内涵和定义,尚未对所批对象的意义范畴进行必要的划定,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开火了(可笑的是,有的文章批着批着,不知不觉中把矛头指向了利己主义。)

何谓利他主义?

在西方伦理思想发展过程中,利他主义曾有两种典型的表现形式:“仁爱的利他主义”和“利己的利他主义”。“仁爱的利他主义”认为,利他者的仁爱心或仁慈情感是人的本性。仁爱心作为道德的基础和标准,要求人无私地去利益他人和促进人类的共同福利;“利己的利他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同时又有同情心、与人类成为一体的社会情感、利益他人的社会本能。任何人都以追求私利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但由于利他的本能,又最终使人以利益他人、追求社会共同福利作为行为目标,其行为的结果则使个人利益得以实现。

又有学者将“利他主义”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三种形式。“亲缘利他”指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自己的亲属提供帮助或作出牺牲。“亲缘利他”不仅在人类社会,而且在整个生物世界都是一种非常稳定普遍的行为模式;“互惠利他”指没有血缘关系的生物个体为了得到回报、为了更有利地实现个人利益而相互提供帮助;“纯粹利他”指不追求任何个体的回报的利他行为。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存第一,安全第二,第三需要就是个人的社会价值实现,前两项需要主要从利己主义出发,第三层次的需要必须通过利他主义的行为才能实现。而不论哪一种利他主义,撇开动机和出发点不论,其共同的特点是:关心他人利益,甚至为他人利益程度不同地牺牲个人利益。

顺便指出,从生物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利他行为进行解释和分析,是有必要的,也可以相当深刻,但却是不全面的。人为万物之灵长,天地间之至尊至贵,与一般生物终究有别,并非所有人类的利他行为都可以用利已主义和生物自私性去解释的。一些自由派学者把所有道德良知和民主追求统统纳入利己主义、利益驱动的范畴,更是过于极端了。


利他主义是一种真正的集体主义精神,但与专制主义并无必然联系。翟鹏举在《利他主义在实践上的吃人本质》中所说“不要以为利他主义、集体主义只是社会主义的特产和专利,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美国,也广有市场。”正好说明了利他主义不仅不是专制主义的同盟军,而且与个人主义可以同室相安乃至相辅相成。

事实上,利他主义正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互利互惠的道德原则,它强调社会中人和人之间利益和谐一致,相互同情和关爱。前面提及的“利己的利他主义”与自由主义更是血脉相通。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同样是把公益的发展作为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的。西方民主的成功和社会的文明,离不开众多自由主义者的奋斗、奉献和牺牲。同时,亚当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中也包含了“互惠利他”的基本思想。

自由派人士往往推崇基督教。基督教“爱人如己”的道德训条,所宣扬的泛爱一切人----不仅要爱亲友而且要爱敌人的道德说教,还有一些宗教文化中强烈的奉献精神,不都是一种利他主义的表现吗?

翟文又曰:“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利他主义都是人类的主导道德模式,它有很多形式和种类,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即认为人没有权利为自己而活着,个人主义是万恶之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自我牺牲是最道尚的道德。”

这对利他主义本质的理解严重出偏了。利他主义勇于奉献,倡导自我牺牲,是一种道德上的自我要求,与“认为人没有权利为自己而活着”完全是两回事。各种利他主义“利他”程度性质也各有不同,有过于极端不够健康的,也有温和健康合乎情理的。儒家就是最为温和健康合乎情理的利他主义的典型。


儒家的利他与利己是一体圆融的,绝不反对人“为自己而活着”,绝不反对自爱自利。它象“仁爱的利他主义”一样重视“利益他人和促进人类的共同福利”,但不以“无私”为前提。同时它与“利己的利他主义”又有所不同,在追求社会共同福利时,并不以个人私利作为行为的出发点。

儒家强调的是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自利利人、自尊尊人。消极而言,自利自爱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积极而言,自利自爱自立自达的同时还要利人爱人立人达人。

儒家倡导有差等的爱,从父母兄弟等血缘至亲开始,爱朋友爱同胞爱人类爱天地万物;儒家讲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实施利他行为时,要尊重他人、顺应人性,不能强迫强制。这就使得儒家利他精神合情合义有理有节,防止滑向极端的和“强制性”的利他主义。

儒家重仁义,义者宜也,任何事情包括仁爱利他行为也要讲合宜适度。孟子就曾严厉批判和反对墨子带有极端利他主义性质的兼说学说(主张爱无差等,不论亲疏一视同仁)。

在具体事件中,利己利他之间往往有多重可能性和多种抉择。利己利他两全齐美当然最佳。但这种两全齐美的好事不多,更多的往往是利己不利他、利他不利己、利己害他、利他害已等“模式”。利己不利他,正常人的选择;利己害他,小人恶人的行为;利他不利己乃至利他而害已,则属于高道德了。

儒者的态度首先是争取互惠互利双赢多赢,其次,选择“利己不利他”还是“利他不利己”,怎样选择才合乎“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利己不利他不一定就是不义的。但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儒者都不会也不应利己害他、损人利己,这是原则。

还要特别说明的是,儒家并不反对合理适度的私心和自利,“有差等的爱”就是对一定程度的私心的认可。一定程度的私心私欲和利己行为合乎天理人性,没有善恶之分,或说是超乎人类社会的善恶概念的天性至善,所谓“无善无恶,是为至善”是也。我在《一切人类,悉有善性!》指出:

性字由心和生组成,心,仁义礼智等善端,道德之性也;生,自然生命的耳目食色之欲,生理之性也。人的自然本能、生理欲望禀承“天”之健德和生德而来,与仁义之性一样,都是本然、原初之性,广义而言,都是一种至善。当然了,如果为了利己、为了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如果而伤害他人危害社会触犯法律,那就变成恶了。

翟鹏举借鲁批儒说“礼教吃人”。鲁迅有所不知,如果没有礼教的约束,古代帝王将相更会吃得肆无忌惮!用现代眼光看,礼教当然是反动的,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礼教有其文明性和进步性。

翟鹏举又以梁漱溟之言为证,说明“个人权利、个人尊严、个人自由这些观念在中国文化里是找不到的”。不知梁漱溟虽为大儒,比起熊十力、牟宗三等人,功力不够精深,见理尚欠透彻。他的这段话:“中国文化之最大偏失,就在于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己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中国文化要义》就有欠确当。

在儒家文化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尊严意识和自由宝藏,儒学分别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等不同的层面,对人的主体性进行了独具东方文化特点的建构。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尊严自由等思想在古代难以落实;由于复杂综合的历史社会原因,这些思想在近代政治社会层面亦未能贯彻。把尊严自由等观念从文化层面落实到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去,正是我们的历史任务和文化使命。


翟鹏举所推崇的安兰德关于利他主义的批判,一家之言,不足为据。安兰德对利他主义的定义中有“利他主义认为人没有权利为自己存在”的、“利他主义认为人的生命和工作都属于国家——属于社会、团体、集团、种族、民族——并认为国家可根据其喜好随意处置人”等句子,可见她心目中的利他主义,与多数西方学者为利他主义下的定义不同,与儒家利他精神更是毫无共同点。

不论以儒家仁义原则来衡量还是以西方各种利他主义的共同特点来衡量,安-兰德的利他主义与“利他”二字离得太远,与特权主义、国家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或利党主义)、军阀恶棍主义等倒是贴得很近,简直同气连枝。

专制主义本身是违反利他精神的,那是一种打着“大集体”招牌谋取“小集体”利益的狭隘的部落的小集体主义,是一种打着集体招牌谋取个人私利的极端的特殊的利己主义。“宣扬利他主义的”专制主义者最为缺乏的恰是利他精神。专制特权与利他精神,南辕北辙。

“奴役、蛮力、恐怖以及牺牲民众”乃是极端利己主义在政治层面的表现。把翟文标题《利他主义在实践上的吃人本质》改为“利己主义在实践上的吃人本质”,才更为精确和“本质”。利他主义走向极端,是成全他人而吃掉自己;利己主义走向极端之后,则是为了自己而吃掉他人。

说利他主义道德的结果是奴役、蛮力、恐怖,以及牺牲的熔炉,就象“圣人不死,大盗不上”之言一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把“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中央服从领袖;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专制主义组织原则归罪于利他主义,把反右运动、大炼钢铁、三年人为灾害、文化大革命、六四镇压、打压法轮功、抗美援朝、越南战争”等等历次人祸亦统统归罪于利他主义,简直是张三喝酒李四醉了!

须知,专制主义利用了“利他主义的名义”,罪不在利他主义,就象中共上台前利用了民主的口号,罪不在民主一样,不能因为“民主”帮助过中共上台我们就反对民主,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翟鹏举曰:“君不见胡锦涛讲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没有个人自由一项么?这决不是偶然的疏忽,胡锦涛当然明白一党专制同个人自由是根本冲突的,所以他要建构的和谐社会,是不会有个人自由的位置的。而没有个人自由的和谐社会还值得构建吗?”

这就有为批判而批判的味道了,难以令人心服。民主法治本是个人自由的制度保障。在现代社会,一党专制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何尝不是根本冲突的?我们可以批判胡锦涛和谐社会具有欺骗性,却不能说包括民主法治在内的六大特征的和谐社会不值得构建,如果六大特征的和谐社会真的建成了,个人自由自然也在其中了。

不能因为胡锦涛使用过“民主法治”等词汇,就把它们与“个人自由”绝对隔离开来。对待利他主义也一样,不能因为被专制主义利用过,就视为垃圾,倒水时将洗澡水与婴儿一起泼掉!自由与真理网友说得好:社会主义制度因为缺少人性理解和关怀而失败,不能因此就将利他精神一同埋葬。公众组织(含政府)要关注个体,个体要有利他精神,这才是一个平衡的,有道德的社会。简单的批判利他主义会将人文社会引向非道德之路。


“凡是宣扬利他主义的,一定走向集体主义、专制主义。”此言也并非毫无道理,只是太武断片面。在历代政治实践中,专制主义确是喜欢扬利他主义之言而行利己主义之实。但是,现代人也可以发扬利他主义精神以推动社会走向自由。民主作为一种最伟大的公益事业,参与者是需要一点利他思想奉献精神的。

利他主义、集体主义与专制主义并非因果关系,不宜混为一谈。不过,利他主义作为一种比常人道德更加高尚的圣贤道德,由政府来“宣扬”,一则易流于伪,二则易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由极端利己的专制统治者来宣扬,更是如此。历史证明,专制政府宣扬的高调道德,往往都会走向反面,变成最不道德的东西!

所以,利他主义作为一种高道德,重在践履不在宣扬,只能律己不能“治人”,不能拿来作为一种公共要求,苛求于普通民众!在法治基础尚未夯实之前,政府应该致力于保障个人权利,这才是政府最大的善。对于特权阶级来说,尊重民意舆论,尊重普适价值,放弃特权还权于民,才是真正的利他。
2007-3-12东海一枭
参考文章:网友惠文《利他主义》。
批判文章:翟鹏举《利他主义在实践上的吃人本质》(见《自由圣火》)
首发《自由圣火》3.15网址:https://www.fireofliberty.org/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持完整

作者:东海一枭2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美国学运与锡安主义势力黑手 海归商务 2024-4-29 周一, 19:10
对恐怖主义的普遍误解 海归商务 2024-3-27 周三, 23:54
全球主义与全球管治 海归商务 2024-3-27 周三, 23:52
也谈货币互换的战略意义 海归商务 2023-12-06 周三, 04:07
锡安主义是引发宗教战争的一大祸源 海归商务 2023-11-29 周三, 14:12
以巴冲突乃两大极端主义对决 海归商务 2023-10-13 周五, 16:56
军国主义祸害全球 海归商务 2023-9-12 周二, 17:32
李颖:不孝不忠不诚不义的假“老师” 海归茶馆 2023-7-06 周四, 11:30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东海一枭2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 关于利他主义的思考 -- 东海一枭2 - (4887 Byte) 2007-4-03 周二, 09:44 (541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