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银行并购案例分析: 评新桥、花旗、高盛 银行改革慎吃“西药” (转贴)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银行并购案例分析: 评新桥、花旗、高盛 银行改革慎吃“西药” (转贴)   
安普若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元勋

头衔: 海归元勋
声望: 大师
性别: 性别:男
加入时间: 2004/02/21
文章: 26038
来自: 中国美国的飞机上
海归分: 4196257





文章标题: 银行并购案例分析: 评新桥、花旗、高盛 银行改革慎吃“西药” (转贴) (2247 reads)      时间: 2003-12-26 周五, 08:07   

作者:安普若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评新桥、花旗、高盛 银行改革慎吃“西药”

  “新桥”并非专业银行,“深发展”靠引进它来改善治理结构是错误的;“花旗”的治理结构几乎在全美最差,“浦发”引进它来改善治理结构的做法也有可议之处;“高盛”的专业性毋庸置疑,但其挟世界投行第一的盛名干涉他国金融政策,值得警惕。要解决国有银行经营无效率和坏账问题,不能靠引入国外金融机构,而需改进整体经济质素。

郎咸平/文

  今年头7个月全国金融机构贷款增长23.2%,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警告,指信贷增长过猛,如不加以调控,将新增大量不良资产。银行改革议题又被抬上台面,但我认为中国的银行改革可能会走入歧途:太重视产权改革而忽略了我国银行的真正问题是专业化程度不够。

  我曾在本专栏提出“银行改革:产权无关论”(见《新财富》2003年1月号),结论是若想透过引进国外银行来改善经营绩效,是没有实证根据的。我同时认为,国外金融机构在此次中国金融改革中,有与国外媒体结合集体造势以大捞一把之嫌。以下我用“新桥”、“花旗”和“高盛”案例来展开讨论。
  
  新桥: 短期投机客而已

  2003年6月《远东经济评论》刊发了《入股深发展中途生变 新桥资本无退意》一文,转述了“新桥”亚洲业务董事总经理单伟建关于入股“深发展”未果后的种种抱怨。此前,“新桥”为夺取“深发展”控制权进行了11个月的努力,但这个一度被称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例“外资收购中国银行”的大策划,目前看来已基本落空。后来“新桥”又在德州法庭高调诉讼,认为“台湾中国信托”和“深发展”总裁阴谋勾结,误导深圳政府和中央,对“新桥”的收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因此“新桥”要求大额赔偿。

  本人研究发现,“新桥”和“深发展”签订的基本上就是个不平等条约,对“深发展”有着极不利的影响。例如“新桥”的律师指出,协议定订的最终收购价取决于“深发展”坏账的多少,此外该协议还规定双方同意不与其它方谈判“深发展”的股权买卖问题。

  据泰国的外电报道(Bangkok Intelligence News),泰国中央银行总裁指出,“新桥”只是一个基金公司(仅管理17亿美元资产),既不是一流的银行又不是地区重要投资人,因而泰国拒绝“新桥”收购该国“暹逻城市银行”—“新桥”的收购策略只注重短期利益,而无长期承诺。其商业策略只是将到手的银行切成小块出售,赚取短期利润,因此不符合该国发展商业银行的长期策略。“新桥”自己的网站亦指出,“新桥”只是一家投资公司,专注于亚洲的直接投资,而非专业银行。而且“新桥”的投资非常分散,跨许多行业。

  我观察到,泰国政府的这种担心在亚洲引起了较大反响:韩国财政经济部在2002年11月认定“新桥”及其它9家竞标者不够资格参与“朝兴银行”的兼并;日本政府拒绝了“新桥”收购Daiwa银行的提议;“新桥”曾与中国台湾谈判收购一家台资银行,最后台湾方也拒绝了“新桥”,原因是台方认为“新桥”的资本金不足。但亚洲各地兴起的“反新桥风”在中国内地迟迟没有刮起来,我想主要还是中国地方政府不识国际环境和反应太慢,也与内地急于引进国外银行来改善国有银行经营治理结构有关。我认为这其中存在一个错误观念,即认为引入国外金融机构就能解决银行改革的问题。当然,“新桥”的问题更为严重,因为他根本就不是一家银行。

  《远东经济评论》对亚洲银行的报导过于负面了,而且不断强调外商银行的利益。例如该评论只报道“新桥”在韩国所控股的“韩国第一银行”经常遭到政府的干涉,却完全不提其遭遇困难的主因是其不是个专业银行,而且韩国政府也没看到“新桥”先前所承诺的改善该行经营的长期策略有任何落实的迹象,因此才出面干涉。

  “新桥”所收购的“韩国第一银行”在财务困难的情况下,“新桥”不但不注资改善其经营与治理结构,反而违反常情地透过该行强行购买韩国“朝兴银行”。因此韩国媒体认为很可能“新桥”先前收购“韩国第一银行”的目的,只是为了进入韩国市场,并透过该行本地化的身分更方便地参与收购其它银行。我上文提过的泰国中央银行的担忧似乎在韩国又出现了:认为“新桥”的商业策略只是将到手的银行简单地切成小块出售,赚取短期利润。

  显然,中国政府希望“新桥”收购“深发展”,是想透过专业银行的入股改善“深发展”的经营与治理结构,但中国政府引进的,竟是被泰国政府如此严厉批判的短期投机客。“新桥”既然不是一家专业银行,又如何能期许它改善“深发展”的经营与治理结构?
  
  花旗: 我们能从最差的

  治理结构中学到什么?

  “浦发银行”7月3日公告称,该行向“花旗”转让5%股权的交易将推迟至今年9月底。至于推迟的原因,公告称主要是受部分审批机关的变更与职能调整以及SARS等因素影响。

  银行业界随即流传,“花旗”对“浦发银行”的资产和盈利能力有怀疑,因此列出十数条具体条款,要求“浦发银行”予以保证或确认,才愿意按照原价格入股。否则要么不完全交易,要么需进一步获得价格折让。这种姿态,和“新桥”对“深发展”的要求颇为类似。

  “花旗”虽否定了对此次交易价重新议价的有关报道,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房贷新政引发的银行信贷问题,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信贷防范风险流露出顾虑。所以“花旗”表示,今后若继续收购“浦发”股权,每股收购价也将随行就市。

  今年元月,“浦发银行”公告称,同意“花旗”在2006-2008年将其持有的“浦发银行”股份由目前的4.6%增加至24.9%。但“花旗”最近重申,公告只表明“花旗”目前享有此项期权,但并无日后必须买入相关股权的义务。

  “花旗银行”是全球最大的银行,也是美式银行的典型,但其公司治理水平绝非想象的那么高。我认为“新桥-深发展事件”显示,目前极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国外银行在中国银行改革浪潮中应扮演的角色。

  在公司治理研究机构The Corporate Library(TCL)今年6月的评级中,花旗集团董事局在美国最大型企业中被评为效率最低。该报告对1700家美国最大公司董事局的效率作出评级,级别由A至F,其中评分最低的10家均被评为不合格的F级,它们是花旗集团(最差)、Allstate公司、爱默森电气、Gemstar-TV Guide International、霍尼韦尔(Honeywell)、摩根大通、Loews公司、SBC电信、Verizon电信以及迪斯尼(Walt Disney)。

  TCL表示,评级主要以公司董事局的独立判断能力、行政总裁薪酬及如何执行股东建议等因素决定。该机构分析员霍奇森说,公司董事若对行政总裁收取过多报酬视若无睹,则他们已无足够资格代表股东利益。

  我和同事苏伟文教授今年进行的另一项研究表明,该行董事会在大众持股的保护伞下,不断进行类似其它国际投资机构的利益勾结,并与关联贷款公司共同控制贷款营运。

  在美国大众持股的股权结构下,小股民没有能力监管“花旗”的贷款政策,因此该行的贷款营运原则上由董事会监管。而我们发现,在“花旗”董事会的15个董事中(包括美国前总统福特),该行的关联贷款客户就占了3位(Comcast公司董事长Armstrong、Capricorn控股公司董事总经理Mecum、美国在线时代华纳CEO Parsons),而可能关联贷款客户又占了6位(Alcoa公司CEO Belda、United技术公司董事长David、Chevron/Texaco退休董事长Derr、Yum!Brands董事长Pearson、TFF Study集团顾问Thomas、Zankel Capital执行合伙人Zankel)。也就是说,大部分负责监管该行贷款业务的董事竟然可能有3/5是关联贷款客户。该结构怎么能保证企业经营不受这些关系的影响?

  事实上,“花旗”管理层不光彩的做法,还不只存在于董事会的设计和运作方面。据《金融时报》等外电报道,“花旗”属下投行“所罗门美邦”的前金牌分析员格鲁曼在电邮中表示,“花旗集团”主席韦尔曾吩咐他“重新审视”AT&T的投资评级,结果格鲁曼虽然看淡AT&T,却仍于1999年11月调高其评级至正面,翌年5月再将有关评级打回原形。而在同一时间,韦尔五度买入AT&T股票,涉资330万美元,最后一次扫货日,正是格鲁曼将AT&T评级打回原形的前一个星期。

  这就是我们想引进并寄予厚望的国外银行?有趣的是,在全球近1000家银行(尤其是香港的银行)中,大部分的董事会结构均与“花旗”类似,都是由利益群体代表和关联贷款客户充斥的董事会进行贷款业务的运作和监督。

  我不认为“花旗”这种治理结构有何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其治理结构也解释了为何银行业绩与产权无关。建议中国政府尽早放弃引入国外金融机构,以解决银行改革的错误思维。
  
  高盛: 惯于干涉他国的政经走向

  “高盛”一份有关中国银行改革的研究报告指出,“我们预计,要有效剥离不良贷款,政府至少要投入2.4万亿元,即GDP的21%。该数字是国有银行达到“可供出售”状态所需要的最小资金量,然后外部投资者才能来提供其余的资金。如果中国政府希望对国有银行进行彻底的再注资,或将同样陷入困境的信用合作社纳入援助范围,我们估计全部成本将超过GDP的30%……中国的坏账问题是制约当下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但仅靠政府的财政援助并不能解决国有银行的内部治理问题,也不能保证不良贷款恶性循环不再重复。一旦财务状况相对改善,中国就应解除对银行业的控制,并迅速着手对国有银行进行民营化。”

  高盛在报告中还提到:“中国加入WTO的承诺是解除外资银行的准入限制。中国入世协议规定,到2007年,国外银行机构将能够与国内银行平等地竞争,这使得人们担心来自国外的竞争将会给中国银行业以沉重打击。但是,我们认为这种风险被夸大了。在那些外资银行已被允许进入的地区,外资银行倾向于谨慎地扩张。大多数情况下,远不及国内金融机构的攻势猛烈。因此,外资银行的进入不会影响政府使用‘软’工具来管理非国有资产增长的能力。”

  按照“高盛”的说法,我们尽可以在改善银行财务状况后,放心大胆地把国有银行卖给外资银行了。

  我认为国外媒体和金融机构正在误导中国政府的金融改革政策,国外投行的做法亦极为类似,他们在同时替外商收购内地银行造势。同时我想提醒内地公众,“高盛”一贯有挟其世界投行第一的头衔影响他国或地区政经走向的传统。

  比如两年前在中国香港,在财经当局2001年修订《证券及期货条例》时,针对投行操纵股价现象提出辩方举证:“披露虚假或具误导性的资料以诱使进行交易的举证责任,控方须证明资料可影响证券价格或诱使交易(初级举证责任),辩方可引用一般性免责辩护条款,证明其真诚行事及不知道资料失实性等(辩方举证)。”这一辩方举证条款对国外投行在香港的操纵股价行为大有杀伤力。

  但以“高盛”为首的10大投行包括贝尔斯登、第一波士顿、帝杰、怡富、JP摩根、佳活宾信、美林、摩根士丹利和所罗门美邦不可能坐以待毙,因而联合写了一封意见书给港府,反对辩方举证条款,并威胁港府不这样做外商行就集体退出香港。后来屈于外资行的压力,条例起草部门最终将举证责任转为控方。虽经我数度著文疾呼,怎奈势孤力单,回天无力,最终香港证监部门就再也无法就操纵股价案例(如“中移动”案和“中联通”案)进行有力调查。

  事实上,辩方举证是《证交法》成败的关键,否则就算该法写得再漂亮也毫无意义,因为执行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举证责任,这也是美国监管制度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高盛”等投行对举证责任的干涉,确保了自己的利益,但也削弱了香港这一金融中心的基本监管能力。

  我不否认“高盛”等投行的专业地位,但须提醒内地公众和有关部门,“高盛”的一切经济分析都是以其本身利益为主的,切不可把商业机构带有浓厚利益群体色彩的判断奉为圭臬,若过分重视其研究成果,有可能会误导中国的经济与金融政策。

  同时针对“高盛”的提议,我建议将国有银行股权配以坏账,打包拍卖,坏账应由有意于银行业务的民营企业和外资银行买单,而不应该由政府买单。如此不但可以减少国家的财政支出,且会使收购价因包括坏账而提高,更可以让民营银行专注于被收购银行的专业经营。
  
  人间正道: 改进整体经济质素

  虽然国有银行制度带来了经营无效率和坏账问题,但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靠引入国外金融机构,而需要改进整体经济质素。比如,就算在10年前引入“花旗”等世界一流银行,相信目前也会有30-40%的坏账。道理很简单,10年前的国企若不想还钱,任何金融机构都是无能为力的,这并不是简单地监管或改变股权结构就能解决的问题。同样,当你把“中国银行”放到纽约,则“纽约中银”一样不会有严重的坏账问题,这绝非是因为美国对银行的监管比较好,也不是“纽约中银”的领导者比国内“中银”的英明,而是当地经济体系的质素和法制系统可以保证银行的债权。

  我认为银行改革是一个次于经济改革的一个课题,绝对不可能在一个不良的经济体系质素下先行改革银行,而引进国外银行的思维无助于解决国有银行现存的问题,在中国法制还未完全建立、经济体制还未完全改善以前,维持国有体制并针对以下五大原则进行银行改革才是重点。

  根据人民银行最近的改进措施,我从前所谈论的五大原则现在发展如下:

  人员专业化。目前国有银行领导可以自由转成其它非银行单位的领导,因此其对于银行改革或坏账问题不是那么着急,反而中国人民银行较为着急。因此银行从业人员专业化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国有银行领导须决定是否专职留在银行,一旦决定就不可再行转业,也就是说,必须利用行政命令强迫银行领导将自身利益与银行挂钩。

  业务专业化。先进国家的经济体系质素和法制系统可以保证银行的债权,因此银行经营的理念是“对服务的重视大于对贷款客户的监管”,其客户经理制度就是一个全方位的职务概念,客户经理必须接触不同行业贷款、会计、管理、资讯等全方位知识。

  而中国情况不同。以往国有银行尤其是各地信用社信贷人员的素质令人存疑,因此银行信贷员若专注于某种特定类型的贷款,常会因业务垄断而面临腐败、利益输送和坏账等问题。当然,有些地区性信用社是信贷员处理太多不同行业的贷款,因此不但面临腐败等问题,还有专业化不够的问题。目前国内金融改革的大趋势是取消信贷人员制度,代之以国外银行的客户经理制度,事实上这是服务创新方面的改革。但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与国外大不相同,我们还没有良好的经济体系和法制,因此过于强调全方位服务反而造成专业化不足和贷款质素下降。

  我认为在现行体系和法制架构下,对贷款客户的监管应大于对服务的重视,有效的监控应该来自信贷员专业水平的提升,以个案处理的方式而不是透过一个风险管理系统来监管。最好的例子就是温州地下钱庄信贷员们对贷款企业进行专业而深刻地了解,而且靠勤跑企业来监管。因此提高信贷人员专业化素质,是中国银行改革的主体。为强化专业化,可考虑重组各分行,由各分行从事几项专业贷款任务,进而形成规模经济,加强贷款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并产生协同效应以减低个案监管的成本。

  风险分散化。贷款风险一直是国内银行头痛的问题。目前银行对风险大的贷款有时采取专款专用方式,但还没有形成全面制度化的型式。我认为未来的贷款必须完全形成专款专用型式,借款人再也不能碰到钱了,所有贷款都直接打入使用人手中。譬如一笔贷款计划3成用于购买机器设备、7成用于发薪,正确的做法是由银行将3成贷款直接打入机器设备供货商手中,而不经过借款人,另外要求借款公司的所有员工到本银行开户,再将7成的贷款打入每人账户。如此一来。由于借款人碰不到钱,因此其倒闭与否和贷款的安全系数就脱钩了。也就是这项贷款不是贷给单个借款人,而是贷给整个社会,包括劳工、供货商等。这样贷款越多,贷款的风险就摊得越低,而风险的最下限即是该社会的整体风险,除非这个社会倒闭,才会影响到债权。

  信息集中化。以往国内的状况是同一家银行的两个分行间的客户信用信息不太流通,因此给有心人以可乘之机。较理想的形式是全国各银行信用信息汇总至中央处理系统存盘,个别银行可以缴费的方式使用该系统。目前人民银行信贷台账系统基本已具备该功能,而且该系统已推广到省一级银行。

  贷款零售化。国有银行的经营方式是吸收零售存款后再以批发方式贷给国企,因此存款和贷款风险期限(duration)不吻合,加大了银行的风险。另外很多国企绩效差,还款能力低,也给国有银行的经营带来沉重压力。解决的办法是将零售的存款转贷给信用良好的零售借款人,当然,因银行本身人手不足,市场也不够成熟,所以也很难找到信用良好的零售借款人。

  建议我们模仿香港财务公司的做法,由银行将贷款批发给银行所属的财务公司,再由财务公司转贷给零售客户。当然,财务公司的资格认定相当重要,原则上财务公司应对银行款项给予某种担保,并对分割的小市场有着深刻理解,例如A财务公司专业从事某社区的汽车贷款,而B财务公司专做某小区的房屋贷款等。目前国内也有类似做法,譬如温州地下钱庄系统就和香港的财务公司概念类似。另外,红塔集团透过县乡等分支机构,利用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购买原料,再转贷给烟草农民并进行生产流程的监控也是一个好例子。温州及红塔集团的做法可以考虑普及和推广。■


https://www.p5w.net/p5w/fortune/200309/5.htm

https://www.p5w.net/p5w/fortune/200309/5.htm >Link

作者:安普若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案例分析:证管办落马高官法庭上大爆托普黑幕 (转贴) 海归论坛 2005-5-09 周一, 03:59
案例分析:南京钟山国际高尔夫项目销售建议书(提纲)-- 这是一个半是梦话半... 海归论坛 2004-9-19 周日, 04:31
安氏财经评论之银行并购案例分析: 新桥投资深圳发展银行一案失败之分析 海归论坛 2003-12-01 周一, 16:17
中国并购案例分析/三一凯雷徐工案 海归论坛 2006-7-26 周三, 17:37
案例分析:大通曼哈顿兼并JP摩根并购案例分析 (转贴) 海归论坛 2004-5-09 周日, 04:04
≮ 模拟案例分析:这样的场合你穿啥?≯ 小泡泡快进来。。。:) 海归风情 2006-7-03 周一, 20:01
案例分析 - 评OO贴照片,说如何做销售,及泡MM 海归酒吧 2005-10-16 周日, 02:55
中国四大银行改革 裁员25万 zt 海归论坛 2003-11-13 周四, 08:45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安普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QQ号码什么是QQ号码? MSN
  • 银行并购案例分析: 评新桥、花旗、高盛 银行改革慎吃“西药” (转贴) -- 安普若 - (14594 Byte) 2003-12-26 周五, 08:07 (2247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