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图主教床头专阅】东正教堂和清真寺的建筑上的传承关系(转自维基,附哈评)
Select messages from
# through # 帮助
[/[Print]\]

海归论坛 -> 海归茶馆

#1: 【图图主教床头专阅】东正教堂和清真寺的建筑上的传承关系(转自维基,附哈评) (1177 reads) 作者: 哈瓦那女伯爵 文章时间: 2006-9-11 周一, 02:26
    —
作者:哈瓦那女伯爵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柏拉仁诺教堂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或垛上祈祷教堂(俄语: Собор Василия Блаженного或Собор Покрова что на Рву),是一个坐落于莫斯科红场的多穹顶教堂。它通常被人们看作是俄罗斯在欧洲及亚洲间独特位置的象征。

这座教堂是受伊凡四世的委托,为纪念其对喀山汗国的征服而于1555年和1561年之间建造的。1588年,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沙皇在该建筑中一位俄罗斯东正教圣人华西里·柏拉仁诺之墓东上方添置了一个小礼堂。此后,该教堂就被人们普遍称为“圣华西里教堂”。

柏拉仁诺教堂位于红场东南部(北緯55°45′08.88″,東經37°37′23.00″),对面则是克林姆林宫的斯巴斯卡亚塔。教堂虽不巨大,却在一个地基上集合了九间礼堂。该教堂的设计跟随了同时代的穹顶教堂风格,尤其是科洛缅斯科耶的耶稣升天教堂(1530年)[1]和季亚科沃的施洗约翰斩首教堂(1547年)[2]。


柏拉仁诺教堂近景在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前的小花园中有一座铜雕塑(英文),用来纪念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俄国空位时期集结志愿军(“第二民军”)抵御波兰侵略军的爱国者德米特里·米哈伊洛维奇·波扎尔斯基和库兹马·米宁。这座雕塑是1818年由著名雕塑家И.П.马尔托斯完成的,最初被放置在红场中央,苏联政府认为该雕塑阻碍了阅兵仪式上军队的行进,于1936年将其移至教堂前。

华西里·柏拉仁诺教堂最初的设想是建造一群小礼堂,每一个礼堂代表一个圣人,寓意每到一个圣人的节日,沙皇就打赢一场战斗。但中间的一个单独的塔将所有空间整合成了一个大教堂。传说伊凡手下一个失明的建筑师波斯特尼克·雅科夫列夫阻止了他继续为其他人建造新的宏伟的塔楼。

最近有人推测撒马尔罕的帖木兒纪念碑或喀山的科沙里夫清真寺的一些元素被运用于圣华西里教堂。因为这座清真寺是喀山汗国的主要象征。然而最初这座清真寺的形态无人知晓。

【这里提到的科沙里夫清真寺是一个连接点,穹顶建筑是文艺复兴时代以来的特征,而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据说是建筑难度比较大。清真寺圆顶比较多,穹顶的还真不多,看来穹顶建筑,就是洋葱头,是时代的因素超过宗教的特征。】

作者:哈瓦那女伯爵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海归论坛 -> 海归茶馆


output generated using printer-friendly topic mod.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1页,共1

Powered by phpBB © 2001, 2005 phpBB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