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海归札记】纳川:跨进创业的门槛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海归札记】纳川:跨进创业的门槛   
纳川
[博客]
[个人文集]





游客










文章标题: 【海归札记】纳川:跨进创业的门槛 (2983 reads)      时间: 2004-7-09 周五, 12:24      

作者:游客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创业有好几道门槛需要跨越。不仅需要有合适的“项目”,需要一定的资金,需要相应的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很多人还需要克服对“海水”的恐惧。跨过这几道门槛,往往不是件容易的事。

对“海水”的恐惧往往是因为不知其深浅,因此对很多人来说,“下海”有很大的冒险成份:放弃现有的工作和收入,放弃已经形成的工作节奏、生活规律、生活模式,放弃已经形成的平稳的生活保障、收入来源,虽然这一切基于打工,基于对别人的依靠,或者基于一个并不百分之百保险的“社会保险体系”。“下海”之后,将不再有人依靠,不再有救世主,一切将全靠自己。一旦创业失败,意味着创业期间的努力可能会付之东流,除了投资的损失,还有时间的浪费,和这期间打工收入的损失。如果失败,需要重新定位,重新找工作,重新适应打工的环境,这显然将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结局,自信心和自尊心可能也会经受严峻的考验,可能还会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其他压力。

对已经习惯了在海外生活和工作的人,回国创业,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道门槛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门槛,需要考虑和克服。

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因为机遇的原因,选择了做打工贵族。不可否认,有很多打工贵族,不仅收入丰厚,事业有成,而且生活得悠闲自在。在这样一个状况下,自己创业似乎显得没有什么必要。很多人在海外学习和生活了多年,就是处在这样的一种状况。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并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份稳定的收入,一个令很多人都羡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优厚的福利待遇,医疗保险、退休保险…很多人习惯了象时钟一样精确设定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习惯了一个规范、有序、法治的社会环境。当然,在一个好的经济环境下,这种生活虽然紧张、约束、单调,但没有太大风险。人们萌发创业的念头往往很难,除非遇到特殊的事件、特殊的机遇。“理智”的人们对海水的恐惧往往更大,尤其对回国“下海”更是非到万不得已,决不为之。

“轻率”一点的人们,因为各种原因回国之后很快就会发现,回国创业的门槛中所包含的意义。首先,纯物质方面的差距虽然在迅速减小,但在其它方面,国内的一切与欧美的反差仍然巨大。社会方面,欠规范、无序、人治、很多方面几乎谈不上法治。人文方面,低水平的文明、礼貌、恶性竞争。环境方面,脏乱差、严重污染的一切。文化方面,庸俗低质、抄袭盗版、金钱崇拜、虚荣攀比、对“布衣”装扮和喜好休闲的“海归们”的蔑视。如果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组成“舒适指数”的话,中国的排名目前还会非常靠后。看看台湾、香港、韩国,甚至看看日本,想象一下中国的未来几年,和欧美的差距,恐怕不是那么快就能弥补的了的,也恐怕不是几十年就能追得上的。对这种较低的“舒适指数”下的拥挤、嘈杂的“适应”过程绝非会象想象中的那样容易、那样顺利。

创业期间,如果选择将家庭留在国外,将意味着一段时间内家庭的分离,意味着正常家庭生活方面的牺牲。如果举家迁回,则意味着全家人将都面临对国内生活能否适应的问题: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等,还有,将来是否返回国外生活,何时回去,如何回去,能否回的去(文化上、子女教育方面、经济上等等)。

很多局外人往往不知道、也不理解,有很多回国创业的“海归”其实还是更习惯于欧美的文化和环境。如果不是看好国内的发展机会,如果不是故土情结,往往还是更倾向于在欧美生活。说他们是忘了本也好,说他们是不爱国也行,说他们是假洋鬼子也可以。但事实上他们往往生活于两种文化的狭缝里,他们往往发现两边都不完全属于。他们往往矛盾,他们往往迷失在归属感的挣扎之中。他们想帮助家乡,也想发财,却又对第二故乡也有了千丝万缕的割舍不断和眷恋。毕竟第二故乡也给予了他们许多许多。

下海创业

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下海”了,很多人更是从海的那一头游回了这一头,成了勇敢的“海归”。我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我的一位海归朋友,当年以优异的成绩从欧洲某著名学府毕业后,顺利进入美国大学做教授,搞尖端领域的科研。这期间,他开发出新技术,和以前的导师以及新的同事一起策划,凭着一纸商务计划书,敲开美国一个著名的VC公司的大门,获得在董事会上宣传的机会,并得到认可,从一开始就有充裕的资金支持,聘请了美国最好的咨询公司进行公司运营的策划和包装,从一开始就完全规范运作,一路顺风地走过来。在刚刚入道之初,加入了CEO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有一种类似于“一帮一”的组织形式,由一位有经验的大公司的“大”CEO带一位年轻的小公司的“小”CEO。通过这种方式,他被介绍给CEO的朋友圈子,而这些新朋友们声传言教,他的入门没有太费劲。在美国和欧洲分别创立并成功运作两家公司之后,2000年开始“移业”中国。虽然叫“移业”,他还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其他商机,随时准备重新创业。

另外几位海归朋友,十年前在美国创业时,每人都有一份很好的工作。他们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办起了公司。由于选择的项目市场对路,也是很顺利的就吸引了风险投资,并且在海外上市。后来,他们将商务中心移到中国,又赶上了中国在这个领域的政策开发,一举成功,一发不可收拾。

我也认识一些海归朋友,他们的回国创业历程一路坎坷,至今仍在苦苦挣扎之中。有些回国之后,被迫数度“改行”,从技术开发型改为贸易型,或者改做其它;有些好几年下来仍未走出创业期,却仍然死死守住原先的项目,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坚信自己的最初选择,坚信终会成功;也有些终于支持不下去,悻悻然“哪儿来哪儿去”了。

第一次跨进门槛-BIOTIUM

我自己的经历没有那么顺,虽然运气也不算最差。我第一次跨进创业的门槛,也是在北美。我有幸和北美的合作伙伴们顺利地创立了美国BIOTIUM公司。BIOTIUM公司目前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分子探针工具。按照当今国内流行的定义,BIOTIUM算得上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壁垒、研发投入的比例、高学历人员比例、市场营销策略和方式、市场本身、客户群体、运作方式、管理方式、盈利能力,等等,无不高高在上,新而又新,并且不断翻新。

然而,BIOTIUM的起步采用的却是游击战。地点分散,好几位合作伙伴分布在北美各地。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互联网的时代,分散的资源得以被最大限度的整合。我负责的那一块,办公室和市场开发设在卧室,库存产品和包装设在储藏室。其它合作伙伴那里,实验室和生产等“部门”则设在车库和储藏室这样的地方。相互之间的日常联络靠的是电话、传真、EMAIL。启动时期一切费用都是自己的,感觉需要添什么了,就去买。没有计算过花费了多少,几年下来,我想投进去的总有好几万美金吧。好在公司启动的第二年就开始有销售了,并且在刚开始的几年里一直保持着几何级数成长的势头。

第二次跨进门槛-JCOLOR

我和合作伙伴们在中国创立的JCOLOR公司,隶属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个行业在美国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属于高分子化工产业的技术范畴,已算不上高,也算不上新,虽然不断有新的技术发明。但在中国,这个行业目前仍然属于新产业。长期以来,在JCOLOR创建之前,在中国,其相关产品基本上完全依赖进口。随着这个产业所处的产业链整体向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不断转移,这个产业也将最终完全属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这个产业链的转移过程中,打的是前锋。

我对JCOLOR的定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以技术开发为主导的,有着大量技术含量的,依赖技术指导展开市场开发的,技术型劳动依赖性企业。它与时下流行的IT、网络、生物制药等概念性高新技术产业,显然有着很大的不同。JCOLOR既对高级技术及人才、先进的管理机制等有依赖,又对传统产业的劳动力有需求。另一个与许多流行的高新技术产业不同的是,JCOLOR公司从创建到相关新技术的开发,全部是市场先行。整个JCOLOR运营都是基于这个原则,都是先发现了市场,然后才开始开发技术和产品。

我们这个项目属于精细化工和新材料范畴,工艺和技术涉及大量的配方和经验性的东西。同行业中大部分竞争对手都采用商业秘密方式,而非专利形式对自己的核心技术进行保护。鉴于这个行业的特点和传统,起初阶段,我们也一直没有确立自己的“知识产权”,没有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但在市场信息的导向中,我们找到了大量相关的技术资料、产品资料,包括一些过期的专利。JCOLOR的技术开发,就是在这些产品资料和过期的专利的基础上开始的。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也是条行得通的路。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现了历史性的、量子能级式的跨越,直到后来我们开始形成并拥有了自己的发明创造,界定并拥有了自主的知识产权。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地时兴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制定各类产业政策,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对一个新项目往往是先套概念,只要套得上网络、IT、生物制药、新材料之类,不论是否已有市场,别人是否已经有相关核心技术,实际盈利能力如何,都算数,地方政府都会给以相应的优惠政策。对于有着产业导向任务的地方政府而言,这无疑是一种简便易行,也比较现实的操作方式。不过,在我看来,是不是高新技术产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潜力和盈利潜力方面的指标。真正的高新技术,一切都是新的,市场需要培养,消费习惯需要培养。高新技术,应该代表未来,而不是现在或过去。高新技术,应该引领世界的潮流,应该是领导者,而不是追随者。高新技术,在一段时期内应该有暴利和垄断的潜力。

而对于创业者而言,对办企业的人来说,概念是虚的,高新技术是虚的,能不能生存下去,能不能淘得“第一桶金”,能不能尽快产生利润,能不能继续发展,才是现实。说得再通俗些,就是能不能赚到钱。这才是根本。毕竟,我们创业、办企业是为了能够赚钱,是为了能够长久地赚钱,而且是为了能够赚大钱。至少是为了能够比打工赚更多的钱。高新技术,如果没有市场前景,如果不能产业化,如果不能产生利润,不能赚钱,或者如果不能形成技术壁垒,不能形成垄断,意义又何在呢?也许不如搞传统产业。

第一桶金

说起“第一桶金”的概念,往往人们想到的是金光闪闪,是现金所得。事实上,“第一桶金”往往的确是指有形的原始资本的第一次大量积累,并且因此而具备了再投资的能力。这第一桶金的获取方式和这种获取方式的设计,对于跨进创业这个门槛,和跨进门槛后,能否继续走下去,意义重大。不用说,国内外第一桶金的来源千差万别:有中奖发财、一夜暴富的,有几十年辛苦积累的;有自己挣的,也有继承的;有合法的,也有说不太清楚的。最近的国内媒体有很多对国内富豪们的致富成因的评论和置疑,对国内富豪们在诸如SARS之类的国难中的表现的批评,对流星般闪现又陨落的富星们的报道,对国内流行的“仇富心态”的分析和“原罪”的讨论等等。这些反映的主要是那些“说不太清楚”的一类。

对我来说,我希望我每一次投资的行为中赚得的每一桶金里,不仅有现金,有那些有形的资产,还要有很多无形的资产。实际上,我用以投资JCOLOR的,是我在北美赚得的第一桶金。这第一桶金,除了少量的现金以外,却主要是在北美的学习、工作、创业的经历和经验,由此而积累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中,包括对回国创业的商机的判断、把握和决定,和这个决定所赢得的时间和商机。事实上,在JCOLOR创建初期的股权结构中,我的股份的大部分来自这个无形资产折算而形成的所谓“技术股”。

有了我在北美赚得的这第一桶金,我得以再次跨过这几道门槛,跨进中国进行第二次创业



作者:游客海归商务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ZT: 【海归札记】纳川:跨进创业的门槛 海归论坛 2003-10-27 周一, 01:03
【海归札记】纳川:回国创业的理性因素 海归论坛 2004-1-18 周日, 11:58
【海归札记】纳川:浅议便宜货的灾难——对拣便宜恶习的一点反思 海归论坛 2004-7-09 周五, 12:29
【海归札记】纳川:谁去动那个奶酪 海归论坛 2004-7-09 周五, 12:28
【海归札记】纳川:回国“得失”篇 海归论坛 2004-7-09 周五, 12:27
【海归札记】纳川:中国税法造就中国特色的脑体倒挂 海归论坛 2004-7-09 周五, 12:25
【海归札记】纳川:找朋友、分蛋糕 海归论坛 2004-7-09 周五, 12:23
【海归札记】纳川:在中国注册公司 海归论坛 2004-7-09 周五, 12:22

返回顶端
  • 【海归札记】纳川:跨进创业的门槛 -- 纳川 - (4711 Byte) 2004-7-09 周五, 12:24 (2983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商务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