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九哥《芭蕉树下》十五、丰收的咦呀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九哥《芭蕉树下》十五、丰收的咦呀   
九哥
[博客]
[个人文集]




头衔: 海归少将

头衔: 海归少将
声望: 博导
性别: 性别:男年龄: -862
加入时间: 2004/02/14
文章: 1277
来自: 日本
海归分: 237550





文章标题: 九哥《芭蕉树下》十五、丰收的咦呀 (2040 reads)      时间: 2009-9-18 周五, 16:58
  

作者:九哥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秋收前的一个月,是黄金的一个月。我的意思并不仅仅是指田里渐渐变成金黄的一片,还有我们的生活,有了老甘从政府争取来的返销粮,接着是老刘从城里寄来的一些爱心,加上寒冷气候已经过去,田里的活也不再那样要命。我一天用不着干太多的活,高兴时到处逛逛,或跟孩子们玩玩,到了芭蕉大队快一年了,还是头一次享受如此的奢侈。

  不过,好景不长。在收成前两个星期,我接到了老甘的指示。那指示是要我和隔壁大队的女队员,同是"文艺战士"的夏同志一起排练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文艺节目,准备在丰收庆功大会上献艺。"如果这事儿发生在几个月前,我会把老甘视为"给我终身幸福提供机遇的恩人"。但是,彼一时此一时,此时的夏同志已经坠入另一位优秀青年堂屋里的常客,(湖南专用术语"堂客"。后来他们结婚、生育、生活、幸福。)

  我把排练节目的风漏给了妇女主任梅菊。没想当天下午,她就带了全大队几十名妇女出现在我门前的小坪里。大家的踊跃,除了"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外,也应该有梅菊"唱歌也算出工,照样记工分"承诺的作用。

  大队长听说一大帮婆娘去找成同志,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大概以为是梅菊带领娘子军对共产党进行围攻,急着叫了四个生产队的队长,急匆匆来到我的小屋。得知不过是唱歌的事,几个人一商量,决定每家只能出一个人记工分唱歌,其余的属于"志愿军"。即使这样,似乎也没有减低大家的积极性。

  经过严格认真的选拔,"芭蕉大队女社员合唱团"就诞生了。

  在这之中,发生了一些小纠葛。其中之一是梅菊当然地把自己当成了合唱团的领导。另外是梅菊无论如何只让七条妹家的三妹参加,而不让二妹参加,就是做"志愿军"也不让,理由是二妹生活作风不正派。后来是我亲自出面,才勉强同意二妹参加排练。

  我们的活动是,每天上午,集中练声。因为我是拉提琴专业的,对声乐其实很外行,但还是尽量专业地,把我在京剧团每天早上听到的那些"咦咦咦-----呀呀呀-----"教给了合唱团的社员们。

  下午,那阵阵"咦咦咦-----呀呀呀-----"的艺术就随风荡漾在金色田野的每一个角落。

  晚上,我们又集中练习曲目。具体唱了些什么,就没必要说得太详细。反正那个年代有那些革命歌曲,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不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说出来也没有用。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那些革命歌曲外,还有九哥简化版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全世界人民皆兄弟》,此外还特别为梅菊排练了一首领唱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

  秋时的芭蕉大队,虽不是绿水青山,却也黄水金坡。黄昏夕照下的炊烟,三队临时棚子里露出的点点灯火,田野里青蛙昆虫的交响,村子里传来几声零散的狗叫,再飘出阵阵女人的歌声,鱼木脑袋也会诗意澎湃。

  到了收割的日子,合唱团取消了上午的活动。但社员们仍在田里兼干着"声乐专业"。 一到晚上,再脏再累大家也会自动来到我屋前的小坪里练上几曲。

  对于"咦--呀--"娘子军,人们开始还只是惊讶和羡慕。慢慢,看着手里醉心的收成,队里几乎所有的男女老幼都染上了"咦咦--呀呀--"的毛病。渐而,"咦咦--呀呀--"取代了当地一高兴就发的感叹词"我溜溜",进而,变成了大家的流行招呼形式,一见面就"咦咦--呀呀--"。

  于是乎,隔壁大队就开始传说:"芭蕉大队的人最近都'咦咦呀呀'嗓子痛。"

  这个传说到了公社就变成了:"芭蕉大队的人都得了'咦呀'病。"

  这个传说被报告到了县里,就变成了:"芭蕉大队的'鸡鸭'都病了。"县政府迅速报告了卫生免疫部门,立刻派来了一个三人的兽医疗队。

  收割一开始,老甘就回到了队里。他对我搞的"娘子军合唱团"表示了"英雄所见若同",只是对贝多芬的《全世界人民皆兄弟》表示了一些疑问。首先是"全世界人民真的皆兄弟吗?"其次是" 这种歌适合不适合在丰收庆功大会上唱?"再就是"这歌农民唱得来吗?"不过老甘又说了:"在这种地方,唱什么都无所谓,反正没人懂。"听了大家的排练后老甘又说:"这也简化得太离谱了。"于是他作了有哪个声部、哪个和声"是绝对省不得"的指示。"否则老贝(贝多芬)会气得从泥土里爬出来找你麻烦的。"到那天,我才知道,老甘并非一开始就是党的干部。他从农村当兵后,曾在一个部队文工团乐队吹过笛子。怪不得他那"声部""和声"说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也许是党教育多年"统一步伐,统一行动,统一思想"的成就,农民对分声部很不舒服。唱着唱着就"统一"到一起去了。最后,老甘只好决定分组练习,由我带一个声部组,老甘带一个声部组,分开练习。在稳固之前禁止两个组的人混在一起唱。连出工都尽量避免让不同声部的人闹到一起。

  好,唱歌的事就到这里。下面讲讲正事。

  话说那年的收成,虽没有57年大跃进时期"亩产万斤"的伟绩,但据老农们说:"是自盘古开天地,从来没有过的。"也就是从那天开始,芭蕉大队有个农民画家借了张我的照片,天天在家里画。不久,我发现几乎家家都挂着我的画像,尽管那画像看上去很走样,走样得有些像个菩萨。真正令人发畏的还不是把我画得像个菩萨,而是我的画像挂在了曾经是挂伟大领袖的地方。更使我想起来后怕的是,万一那年的杂交水稻失败,农民颗粒无收,或只收颗粒,那我在人们的脑子里是幅什么样的画像呢?!

  在秋收的过程中,尽管农民们为了少交公粮,一有机会就不报少报,但老甘成天守在秤面前,想必没让农民捞上太大的便宜。

  忙完秋收,又忙着收公粮,当然也包括收返销粮,就是一个多月前政府借给农民的返销粮。那是老甘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忙得他把自己最宝贝的照相机都交到了我的手里。那让我很过了一番"海鸥单镜反光"的瘾。

  都忙完后的一个晚上,公社的大广场上点起了火把,会场被来自各队的社员挤得水气不通。金秘书请来了省木偶剧团的演员,表演了精彩的壁影剧"兔与龟";夏同志上台清唱了一段花鼓戏"打铜罗补锅";金秘书也亲自出阵来了段诗歌朗诵"祖国啊,母亲!"最后才是我们芭蕉大队的"娘子军合唱团"。

  尽管那些暗暗的火把,把眉毛胡子照得一把焦,合唱团的演员们还是很认真地个个都把脸涂得像个猴子屁股。首先是梅菊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她一出台,对党的那份感情就如同火山爆发,还没等我拉完过门,就迫不及待地喊了出来:"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她越喊调门越高,调门跑到合唱队员们无法参入的程度。她后来的解释是:"只有这样才能显出,对党的感情我比任何人都深。"说来也是,要不是党的领导甘同志和我小成同志帮她照管了她的那片田,说不定来年她就只有做牛吃草的命。

  老甘除了在晚会前,用工作队员们以为是当地土话,当地人以为是城里官话的发音作了个报告外,就一直把场子交给了金秘书。而他本人则拿着他那带有很大闪光灯的照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照。那阵阵闪光,也把演员和会场的情绪一次次推向更高的程度。

  接着是合唱了几首革命歌曲。唱歌时,底下的看客比前面任何节目时都热闹。是我们太差劲?还是大家在讨论哪条女是哪条男的嫁娘或女儿?等贝多芬的"全世界人民皆兄弟"唱完后,大家一阵欢呼喧闹。大概是知道节目演完了,还没过足瘾吧!金秘书灵机一动指挥我上去小提琴独奏一首中国乐曲"庆丰收",而我把她的指示"误会"成了克莱斯勒的"丰收锣鼓"。(不过也差不多,都是热热闹闹)最后我的娘子军合唱团再次登台谢幕。底下不知谁带了个头"咦咦呀呀",顿时"咦咦呀呀"响彻茶田公社的云霄。就那样,"晚会结束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

  在参加晚会前,我拜托过田兄的弟弟,要他一定要背五妹去公社,因为五妹的脚还不能走路。散会后,田兄弟弟说碰到条好女,(那女子后来成为他的嫁娘)把五妹摆在离我远远的视线内就跑开了。我一时找不到二妹三妹,一定是挤着领夜宵去了。(公社为演员们准备了夜宵,但我的娘子军合唱团里只有记工分的那部分人、比如三妹才有资格享受,而没有二妹等人的份。)我收拾了东西,背着五妹要去公社吃夜宵,但五妹说什么也不肯靠近公社办公楼,我每移动一步,她都要发出见到毒蛇般的尖叫。无赖,我只好把她交给了个社员,独自去公社吃夜宵去了。

  在我和娘子军们带着成功的满足和余兴,谈笑风生回生产队的路上,借着月光我发现五妹和那个背她的社员在一块大岩石下等待。我的记忆提醒我,那块大岩石,正是八弟出生地的标记,此外还是五妹她爹去世之方位。五妹看见我们,没有往她的两个姐姐二妹三妹处去,而是瘸着脚挪过来抱住了我的腿,赖着皮要我背她回去。顷刻,那孩子回到了她自己的年龄。

  我们拐了一个弯,便又看见了小山坡上象征着芭蕉大队的那三颗芭蕉树。再走一段,就到了去七条妹家的必经之路。这时,五妹已昏昏入睡,长长的鼻涕明显感觉在我的后脖子上挪动。在这里发生的一些往事犹如电影的快镜头在我眼前闪现:第一次在这里与五妹相见,她像见到了老虎一样逃到田里,将要饭的袋子藏进田泥里……和老黄在这里抓田鸡,他被毒蛇咬后,被七条妹的爹救。而七条妹爹自己却中了毒,在送去公社的路上丧了命……还是在这条路上,这条一点也没有变化的路上,今天的五妹,却在我的背上安详地入了梦。

  秋收后,老甘并没有急着回县城,而是在队里花了几天的时间写材料。我看到他写的标题有两个,一个是《关于成功种植杂交水稻的报告》,另一个是《关于成功领导芭蕉大队的经验》。写第一篇《关于成功种植杂交水稻的报告》,老甘好像没有费太大的劲,因为他手里有一些参考书籍,还有我的那个记录本,加上我们帮梅菊照顾的那几块实验田,收成确实不错。但写第二篇《关于成功领导芭蕉大队的经验》,好像就比较痛苦。不过换了谁也很难把芭蕉大队本来是四个半工作队员,到最后只留下我这么半个的事情说得圆润。还有"分田到组"的事,虽最终证明了是件"能提高生产力"的好事,但老甘搅尽脑汁也不敢如实把那说成是"成功经验",而用了许多条件语,比如"在特定的生产环境下,在不影响集体分配的前提下,为了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行了短期的实验性的分组……"云云。在那个报告里,好像只有"用歌声唤起了贫下中农对党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写的比较顺畅。

  最后,老甘问我:"小成,你在领导芭蕉大队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

  老甘的这个问题我没能回答,因为,我领导芭蕉大队最好的经验就是∶

  "不领导"。

继续


作者:九哥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上一次由九哥于2009-9-29 周二, 09:28修改,总共修改了1次





相关主题
九哥《芭蕉树下》十七、重返芭蕉 海归茶馆 2009-9-24 周四, 23:44
九哥《芭蕉树下》十四、我死里逃生的秘密 海归茶馆 2009-9-15 周二, 07:58
九哥《芭蕉树下》十三、刘组长的"退伍" 海归茶馆 2009-9-13 周日, 07:53
九哥《芭蕉树下》十二、与老甘共事的日子里 海归茶馆 2009-9-05 周六, 16:12
九哥《芭蕉树下》十一、烈士是怎样烧成的--老林之死 海归茶馆 2009-9-03 周四, 05:57
九哥《芭蕉树下》十、为求生而挂彩的老黄 海归茶馆 2009-8-29 周六, 22:06
九哥《芭蕉树下》九、活学活用 海归茶馆 2009-8-26 周三, 17:46
九哥《芭蕉树下》八、越穷越要反腐败 海归茶馆 2009-8-24 周一, 08:20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九哥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发送电子邮件 浏览发表者的主页 Skype帐号
  • 九哥《芭蕉树下》十五、丰收的咦呀 -- 九哥 - (6884 Byte) 2009-9-18 周五, 16:58 (2040 reads)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