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网首页   海归宣言   导航   博客   广告位价格  
海归论坛首页 会员列表 
收 藏 夹 
论坛帮助 
登录 | 登录并检查站内短信 | 个人设置 论坛首页 |  排行榜  |  在线私聊 |  专题 | 版规 | 搜索  | RSS  | 注册 | 活动日历
主题: 【阿草看奥运二】阴盛阳衰,世界从来就不是平的!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作者 【阿草看奥运二】阴盛阳衰,世界从来就不是平的!   
海归草
[博客]
[个人文集]

警告次数: 1



头衔: 海归中将

头衔: 海归中将
声望: 专家
性别: 性别:男年龄: 53
加入时间: 2006/05/19
文章: 4193
来自: NYC,LA,Chicago,Miami
海归分: 512448





文章标题: 【阿草看奥运二】阴盛阳衰,世界从来就不是平的! (2889 reads)      时间: 2008-8-10 周日, 18:34
  

作者:海归草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年初冰雪、脏独杀人、圣火受阻、工厂关门、地震死人。。。
“油”and“米”大涨价,还被编成奥运主题歌;
所以说:2008年什么都不正常,就是中国男足发挥正常 -- 依旧是那么的臭!

男人不行,只好靠我们的娘子军喽。

1)女足的徐嫒,被重庆下岗妈妈赋予厚望的川妹子,从替补变绝对主力,奥运连续2场球举足轻重!
2)奥运首金得主陈燮霞,广东落后农村来的细妹子,16年苦练大器晚成,25岁展露头角,奥运上破记录、拿金牌!

这让我想起几句90年代上海企业的顺口溜:书记谈理想,厂长搞横向,工人白相相,干活靠阿乡。前三项现在变了,但是干活永远是靠民工阿乡。(阿草修改版:领导搞开发、精英赚车房、工人多下岗、干活是阿乡。)

确实,中国现在靠的就是阿乡,1万五千亿的外汇是民工换来的。连奥运也是靠阿乡。

君不见,辉煌奥运开幕式上表演的都是苦练了89个月的战士,当然绝大多数是阿乡。闷热的天气,汗流不止,每天要喝十五六斤水!除了阿乡,还能有谁?(见凌晨中央台节目,顺便BS那个水水水的主持)

世界从来不是平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阿草从不落泪。不过,看到电视还是感时惊心:陈燮霞2年多没有回家,问起家人为什么不来北京时,说她父母要种地,来不了。记者采访父亲,也是这么说。毕竟,去一次北京亲眼见证自己女儿夺冠,对农民来说,是绝对的奢侈。一二千旅费就是天价,却等于有些人的一餐而已。

而徐嫒,妈妈为她选择体育,只是让女儿为了混出头,徐嫒回忆:

“1998年。徐媛小学六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不久,妈妈有些兴奋地把一则来自广西北海的足校招生广告摆到了徐媛面前。。。。。。妈妈帮徐媛选择去北海足校的主要理由,竟然只是因为这所足球的名字一一足校的名字叫“广西北海八一足球学校”一一在那个年代,“八一”是极具诱惑力的!妈妈的想法相当质朴--女儿如果能够在足球领域踢出来,可以当专业运动员吃体育这碗饭;如果在足球上不是合适的材料,毕竟沾上了八一的光,可以在长大一些后当兵。”(注:其实与八一队无关)

这个,就是无数阿乡和底层民众的现状。体育,是少有的可以凭自己实力出人头地的出路。而这条细长的道路,是那么地漫长和艰辛。。。而对女孩,尤其残酷。你会让你的宝贝女儿去吗?

陈燮霞的首金,会换来150万的巨额奖金,她和她53岁的农民父母都会很满足了!
徐嫒呢,还在拼搏,她的妈妈还在摆摊,而女足的奥运金牌,路还很长。。。

中国9亿农民儿女,奥运的奖牌能有几块?


以下介绍的是陈燮霞与徐嫒的艰辛奥运路。
================================
陈燮霞成长经历:8岁能车拉300斤甘蔗




  陈燮霞——昨天中国最“火”的名字。这个来自广州番禺农村的淳朴姑娘,凭借10年的苦练与等待,不辱使命,为中国队拿下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她的经历,充满了无奈的叹息,更闪耀着人性和爱的光辉。奥运会开赛前,记者在番禺体校老师的陪同下,前往陈燮霞的老家,探访养育了她的土地和亲人。

  文/记者张强(署名除外)

  图/记者黎旭阳、邵权达(署名除外)

  她的刻苦:10年没回家过年2年未见家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陈燮霞在9岁那年选择了运动员的职业,这也意味着,她同时选择了劳累、孤独与漂泊。长期无法与家人团聚,对一个还没长大的小姑娘而言,是最痛苦的煎熬。

  在番禺体校,她每周只能回一趟家。当时的番禺体校还在市桥的老校区,番禺的道路网络也没现在这样发达。陈燮霞每次从学校坐车回榄核都要花费40分钟,途中还要搭一趟轮渡。而她的爸爸,总是在渡口的那一头等她,骑自行车载她回家。孩子“学艺”的艰辛与父亲望女成凤的殷切之情,在渡口旁编织成一幅令人感动的亲情画卷。

  1995年暑假,陈燮霞小学毕业,黎柄明把他的5名“高徒”送到广州伟伦体校集训,这5个孩子最终都幸运地被录取了,其中包括陈燮霞。那个暑假,黎柄明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的学生们总算找到“下家”了;另一方面,“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从此将和那5个朝夕相处了3年的孩子分离。陈燮霞进入伟伦体校后,每一个月、甚至每两三个月才能回一趟家,与家人相聚的时间比以前更少了,与启蒙教练黎柄明更是很少有机会见面。陈燮霞对黎柄明的感恩之情却并未随着空间距离的拉远而淡忘掉,她时常会打电话问候黎柄明,有时也会就举重的技术问题求教于他。好不容易回趟家,她也总会抽时间登门拜访自己的恩师。

  1998年进入广东省体校,1999年进入八一队,2007年进入国家队。整整10年,陈燮霞从没回家过年。尤其是在进入八一队以后,她成了一名军人,纪律更加严明,自从前年的全国冠军赛后,爸妈和哥哥嫂嫂都已经2年多没见她了。19个月大的外甥女莹莹从没见过姑姑,陈燮霞的爸妈只得拿着报纸上的图片指给莹莹看:“莹莹,这是你的姑姑。”陈燮霞第一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直播画面里,是在2007年的世锦赛,那也是她的爸妈最近一次看到她。只要体育频道播放奥运专题片,陈燮霞的爸妈都会抱着莹莹一起看,从中寻找女儿的身影和笑容。久而久之,莹莹还真的能辨认出姑姑了。每次在电视里看到姑姑,她都会露出一副兴奋的表情,并用小孩特有的口齿不清不停地学爷爷喊:“加油!”

  她的彷徨:怎么练不出成绩曾两次想放弃

  “没心没肺不上心”,并不意味着陈燮霞没有喜怒哀乐。从9岁进入番禺体校,到24岁打破世界纪录夺得世锦赛冠军、25岁参加北京奥运会。陈燮霞曾经两次想过放弃,但在家人与教练们的再三鼓励下,她总算坚持了下来,并在风雨后迎来了阳光。

  1992年9月,陈燮霞转学到了番禺体校。她所要经历的,是与往常完全不一样的校园生活。在体校,她既要上文化课,又要练习举重,“一心两用”。黎柄明采取的训练手法主要是站马步和提竹竿(竹竿两头加重)。好景不长,才练了一个礼拜,她就回家跟奶奶诉苦说:“奶奶,我不想去了,浑身痛!”她爸爸听说后,用一句很淳朴的话训斥了她:“一定要去!我们干活不也一样浑身痛吗?”

  在爸爸的训斥下,陈燮霞咬紧牙关、忍着酸痛坚持着。回校一个礼拜后,渐渐适应了训练生活的她便不再感到肌肉酸痛。

  2003年,已在八一队练了4年的陈燮霞内心弥漫起一阵失望的情绪,陌生的环境、陌生的气候让她无从适应,高手如林的队内环境让她难有出头的机会。终于有一天,她忍不住对家人和黎柄明说:“怎么练都出不了成绩,我想回家。”——可是回家又能干什么呢?像爸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可是她已经练了11年的举重了呀!

  虽然并未作出放弃的决定,但明显带有情绪的陈燮霞的训练态度却大不如前了,据黎柄明透露,她当时甚至因为旷练而受到了纪律处分。因为处分,还差点被开除军籍,给陈燮霞的前途蒙上了厚厚的阴影。黎柄明打电话安慰她说:“现在出不了成绩,并不意味着以后也出不了。你身体发育得迟,好好练,肯定会出成绩的!”陈燮霞的父亲则严厉地要求她给八一队的王佑华政委和张菊华教练写检讨书,并且鼓励她说:“都练了这么多年了,决不能半途而废!你现在年纪还小,一定要坚持下去!”

  事后,张菊华教练不断地开导陈燮霞,王佑华政委也多次与她推心置腹地沟通。渐渐的,大家发现原来那个积极开朗的陈燮霞回来了!她的运动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潜力开始迅速显现。

  众所周知,陈燮霞是大器晚成型的运动员,直到前年,她才得以进入国家队。但在进入国家队以后,她却进步神速、迅速崛起,并一举摘下亚锦赛和世锦赛的金牌、打破世界纪录;直至昨日,修成正果摘下奥运金牌。对此,见证了陈燮霞成长过程的黎柄明认为,身体发育的“晚熟”是其大器晚成的主要原因。

  她的天赋:爷爷大力隔代遗传 农家女孩力量过人

  广州市番禺区榄核镇——一个鲜为外人所知的小镇;但若是说起冼星海,恐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正是榄核人!陈燮霞的家在大坳村。记者刚到之时,陈燮霞的家人并不在家。突如其来的集中关注,让这个本分、淳朴的农家,感觉有些不知所措。于是,他们选择了“躲避”。在番禺体校老师的电话说服下,陈燮霞的家人决定接待记者一行。

  陈燮霞的爸爸名叫陈细泉,妈妈名叫梁金辉,夫妻俩今年均为53岁,操一口充满乡土气息的粤语,几乎不会说普通话。

  竞技体育,天赋很重要,但从这对平凡的农民夫妇身上,你很难找到有关举重天赋的一丁点迹象。不过,陈细泉告诉记者:“我爸爸,也就是陈燮霞的爷爷,力气很大。干农活时能搬动很重的东西,村里人都很服他。”他停顿了一下,眼角堆起一对欢快的皱纹:“大家都说是隔代遗传,哈哈。”

  走进陈燮霞的家,屋内的装修和摆设都充满了农家的特色,随意、简单但充满生活的气息。陈燮霞的房间摆设简单:一张书桌和一张床。书桌上摆放着她领奖时拍的特写照片,旁边是一个水晶奖杯——2006年全国冠军赛48公斤级冠军。床上用品极其朴实,床角摆着一对史努比公仔,这是一个典型的邻家小女孩的房间。

  陈燮霞7岁便开始下地干农活,干活时表现出的力量远在同龄人之上。从7岁开始,她就经常帮爸妈挑水浇灌,用板车把爸妈收割下来的作物拉回家。陈燮霞的爸爸说,她8岁时就已经能够用板车一次性地拉300多斤甘蔗回家了!她性格好动、开朗,学习成绩也不错,处于中上水平。

  她的机遇:肩膀宽身体厚骨头粗 16年前教练慧眼识珠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去了解陈燮霞的启蒙教练黎柄明,正是他,在16年前慧眼识珠地发现了陈燮霞这块璞玉,并把她初步雕刻出了未来世界冠军的轮廓。1988年,番禺体校筹办举重班,有关领导久闻黎柄明大名,便找到了他,问他是否愿意担任举重班教练。黎柄明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1992年7月暑假前夕,黎柄明一行来到了在番禺当地经济相对落后的榄核镇大坳村。在村小学,老师组织孩子们在学校的操场上排成整齐的广播操队列,以供教练们一一鉴别他们的“硬件条件”。黎柄明回忆说:“我第一眼看到陈燮霞,就隐约感觉到这应该是棵好苗子。她肩膀宽、身体厚,上下肢比例协调,手也挺长的。我摸了摸,她的骨头还很粗,应该是块举重的好料!”黎柄明马上开始打听陈燮霞的情况,得知她当时才9岁,上三年级。他随即测试了她的立定跳远和60米跑能力,成绩令人满意(可见她的肌肉质量相当高),于是问陈燮霞:“陈燮霞同学,你愿意跟我去体校练举重吗?”年方9岁的陈燮霞当时对举重运动几乎没有任何概念,性格开朗的她只是乖巧地回答:“我不知道,你问我爸爸吧,他说了算。”她指了指学校操场的栏杆外——原来,她爸爸此时正在旁观教练选才。

  黎柄明赶忙跑过去征求陈燮霞爸爸的意见,得到的答复很豪爽:“去啦!去啦!没什么好说的!”这让黎柄明喜出望外。值得一提的是,大陈燮霞两岁的哥哥陈冠华也被黎柄明挑中,可惜的是,教练们随后发现,冠华由于肘关节曾经受伤而无法完全伸直,他因此不适合从事举重运动。

  陈燮霞在番禺体校度过了3年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这3年,让她从一个靠天赋和农活锻炼而力道过人的农村小姑娘,成长为一名初具专业涵养的准职业举重运动员。




茛本报记者(左二)、陈燮霞父母、启蒙教练黎柄明(左三)和伟伦体校教练钟成灿(右一)在一起。

  她的成功:一举夺金想穿着军装回家

  2006年,陈燮霞在坐了8年的冷板凳后终于迎来了职业生涯“迟来的春天”,在全国举重冠军赛上,此前从未拿过全国冠军的她首次品尝到冠军的滋味。这个冠军对陈燮霞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自信心的积累方面,成为她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点。从此,陈燮霞变得一发不可收拾。2007年亚锦赛,陈燮霞夺得个人首个亚洲冠军,同时打破了挺举世界纪录;同年的世锦赛上,她又一举夺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世界冠军。昨天,她又打破奥运会纪录摘取了奥运金牌。

  她在一次赛后接受采访时用一口浓重的广东口音对记者说:“练得不好时,我就会笑一笑,笑一笑就什么都过去了。每天不管练得好不好,我都要笑一笑,心情放松一下。”“笑一笑”,是陈燮霞在经历许多风雨后练就的王者心态,这位大器晚成的举重世界冠军,正以成熟稳定的心态,迎接奥运赛场“笑傲江湖”、“修成正果”的那一刻。

  如今获得奥运冠军,陈燮霞的最大心愿是什么?“回家!我都两年没有回家了!”她迫不及待地说。父母做的可口饭菜,屋外的香蕉林,以及家乡特有的温馨气息在这两年里是陈燮霞一直萦绕在心头的记忆。

  奥运会后,终于可以回家了。

  “我还要穿着军装回家!我已经是正连级了,我穿军装其实挺好看的。”说到这里,陈燮霞幸福地笑了,“我一直都想穿着军装回家,还要戴上金牌,还有去年世锦赛后得到的一等功勋章。”

  这一刻,陈燮霞不仅仅是个奥运冠军,她看起来更像是一名久经沙场后渴望荣归故里的军人。

  旧腰带见证 近20年辛酸

  昨日,一些“眼尖”的观众发现,陈燮霞夺金时候系的腰带不仅陈旧,而且还有点破!启蒙教练、广州市伟伦体校教练钟成灿说,腰带在她身上系了超过10年,它不仅见证了她故乡情结,也见证了广州妹子从“低谷”熬到辉煌,近20年终于炼成奥运冠军的辛酸史! (曾卫康、陈建族)

  她的纯真:17岁大姑娘要爸爸背下楼 夺金后兴奋跳上教练怀抱

  举重运动员总给人以粗犷的印象。其实不然,赛场上豪气冲天,而在生活中,陈燮霞却像别的同龄姑娘一样,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一件少年趣事就能说明她这一面。

  陈燮霞17岁时放假回家,某日早晨,她“赖”在床上8时30分还没起床——农村的“赖床标准”完全不同于城市,由于早晨天气凉快,陈燮霞的家人和同乡们通常都在早上五六时就起床下地干活。看到女儿“赖床”,爸爸“看不惯”,开始唠叨她快快起床。可陈燮霞“两耳不闻窗外事”,继续蒙头大睡,气得爸爸只得无奈地进房催她。这时,陈燮霞语出惊人地说:“你已经10年没背过我了,如果你背我下楼,我就起床。”爸爸边笑着摇头,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陈燮霞趴在爸爸的背上,幸福地笑着,此时的她比十年前沉了许多,爸爸背着她下楼梯着实有些吃力。此情此景,是多么的温馨!

  在昨日为中国队夺得本届奥运会的首金后,兴奋的陈燮霞孩子般地扑向了教练的怀抱,她那丰富的“系列表情”更是引得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捧腹大笑。她时而吐舌头,时而咬金牌,时而“张牙舞爪”,可爱至极!陈燮霞说,她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爱笑,她总会在记者的摄像机面前无缘无故地边说边笑,她似乎一天到晚都“忍俊不禁”,而从不“装酷”地隐藏这份最美好的童真。

  对父母“瞒报伤情”报喜不报忧

  家人上一次见到陈燮霞,还是2006年的事,那一年的10月,陈燮霞全国冠军赛夺魁后回家探亲。在家没待上半个月,她就带爸妈到北京旅游去了。她把爸妈安排住在国防大学的招待所,陪他们到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游玩了4天。那次北京之行,让陈燮霞的爸妈永生难忘,那是他们此生第一次去到向往已久的首都。

  对举重运动员而言,大小伤病总会不期而至,陈燮霞也不例外。陈燮霞每次受伤后,都只是轻描淡写地“瞒报伤情”,报喜不报忧。“儿行千里母担忧”,不让老人家牵肠挂肚,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孝敬。

  谁说广东人瘦弱? 广东人机敏爱拼!

  广东人长期以来给国人的印象都是“矮小瘦弱”,似乎与强调力量的举重运动风马牛不相及。陈燮霞的成功,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国人的这一片面认识。

  黎柄明认为,两点特性决定了广东人适合举重:“广东人机敏、反应能力强,而举重并非简单地用蛮力,力量的巧妙运用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广东人的血液里流淌着拼搏的基因,大家都有一股不服输的拼劲,这种精神力量对举重尤为重要。”

  番禺体校的原宏兴校长不无担忧地对记者说:“目前举重运动面临‘选才难’的问题。首先,练习举重很苦很累,家境稍好的孩子都不愿意练习。许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举重会把孩子压矮,这加剧了家长对举重运动的排斥心理。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就拿我自己来说,兄弟五人,就属我个子最高——170厘米。举重运动员个子偏矮并不是因为他们练举重被压矮了,而是他们本身的基因就是矮的,也正因此,他们才适合举重运动。从近几年的选才情况来看,几乎没有城市的孩子愿意练举重,最具天赋的孩子几乎都不愿参与举重运动,我们只能从农村录取孩子。”

  陈燮霞

  出生日期:1983年1月8日

  身高:150cm

  所属运动队:八一队

  特点:爱笑

  业余爱好:看书、听歌

  最享受的事:训练完以后洗澡

  燮

  xiè

  谐和,调和:燮理。

  花絮:五行缺“火” 取名“燮”霞

  在昨天之前,或许有很多人都不认识“燮”字。但从昨天开始,“燮”字将不再显得那么陌生。陈燮霞用她的精彩表现,普及了这个生僻的汉字。记者了解到,陈燮霞出生后,风水先生说她五行缺火,她高中毕业的农民父亲便把“燮”字加进了女儿的名字。陈燮霞很聪明,上学前就已经在父亲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会了写“燮”字,从来没有埋怨过名字难写。倒是有时候去医院看病,医生不认识这个字,要她自己把名字写到门诊单上。


责编:李丹

======================================




  7月9日,天津奥体中心外场,中国女足5比0狂扫澳大利亚终场哨音吹响后,两边的球员不少都瘫倒在地上。打满了90分钟的徐媛只是把步调放缓走向场边,如果不是央视镜头强行来袭,从女孩平静的脸上你绝不会看出她在此役中的作为:两粒堪称世界级的精彩进球,还有1次打开胜利之门的完美助攻。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曲折隐忍,才让徐媛拥有比实际年龄成熟的心态,重庆也因而有了这样一位不辣的妹妹。这场大胜后,不少人开始关注徐嫒,甚至在猜测她会不会在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上成为中国女足的救世主。这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重庆妹子,到底是何许人?

  投掷之王改练脚下功夫

  1985年11月17日,徐媛出生于重庆南岸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她儿时的记忆里,家人与体育丝毫扯不上关系。妈妈只是在公司举行运动会时才穿运动服,父亲也不像其他重庆男人那样要么喜欢看足球要么喜欢踢足球,偶尔电视遥控器掌握在父亲手里时,体育类节目基本上都会被迅速掠过,以至于徐媛在回忆自己的足球生涯起点时,常会故作失落地来上句:“别说体育细胞的遗传,就连一点家庭熏陶也谈不上啊。”

  不过,这一代的错过往往会成为下一代的继承。从徐媛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妈妈就有意鼓励女儿参加体育运动,还算不错的身体素质也让徐媛在重庆珊瑚小学校田径队小有名气,只不过她练的却是同足球没有半点联系的径赛项目--铅球!恬静、腼腆的徐媛,居然在成长轨迹中有过被称为“投掷之王”的推铅球的训练经历,如果不是在珊瑚小学的校运会历史上有过徐媛留下的不俗成绩,恐怕很难让人相信。

  从手推的铅球转项到脚踢的足球,发生在1998年。徐媛小学六年级下半学期刚开学不久,妈妈有些兴奋地把一则来自广西北海的足校招生广告摆到了徐媛面前,颇显平等地同女儿商量起来。徐媛当时根本不懂足球为伺物,心中也不曾有过“足球比铅球变化更多、更好玩”之类的项目比较。所谓平等地商量,也无非只是妈妈向她讲述了一些去足校的好处而已,而非如以往做某些决定时“只告诉女儿所以,而不去解释因为”。

  妈妈帮徐媛选择去北海足校的主要理由,竟然只是因为这所足球的名字一一足校的名字叫“广西北海八一足球学校”一一在那个年代,“八一”是极具诱惑力的!妈妈的想法相当质朴--女儿如果能够在足球领域踢出来,可以当专业运动员吃体育这碗饭;如果在足球上不是合适的材料,毕竟沾上了八一的光,可以在长大一些后当兵……“仅仅是有成为女军官的机会,就足够让我拼命在妈妈面前点头了”,徐媛笑着回忆lO年前那个春日里的母女谈话。

  其实,过了许久之后徐媛才知道,此八一非彼八一,和解放军体工大队毫无关系,在这个足校里踢球的上百名孩子,并没有人从这里成长为女军官。徐媛却是幸运的,因为从全国各地赶到北海的所有同班女孩的军官梦虽已破碎,但徐媛的足球梦却顽强而执著地向前路延伸,她也是这个足校走出的唯一一名女足国脚。

  足球盲走上专业路

  只有推铅球的经历,不懂足球规则,甚至脚趾头都没碰过足球,10年前,徐媛就是这样踏上了从重庆赶赴北海足校的求学之旅。由于担心到北海后人家嫌弃徐媛足球基础差拒绝收留,临走前,妈妈还特别跟珊瑚小学校领导打报告留条退路:“先请一周假,一旦徐媛没在北海留下,珊瑚小学还会接受并允许其参加正常的升初中的考试。”但这份担忧很快就被打消,抵达足校后进行的所谓“入学测试”,竟然是“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体育课上都学过的最基本运动能力,这对于有过推铅球基础的徐媛而言简直就是小儿科,她顺利被足球录取。其实,只要是交得起学费,就不会有人被“入学测试”挡在门口。

  从内陆来到海边,山城妹子迅速喜欢上这座小城的洁净温润。这所足校的设施比较完善,场地很多,还不到l3岁的半大女孩在妈妈离开时大哭一场后,就开始坚强地独立生活,孤独中陡然间感受到小小足球的可亲可爱,而潜藏在徐媛骨子里的足球天赋,也缓缓地流淌出来……

  现任上海女足助理教练的鲍国民曾在lO年前就职于北海这所足校,他评点徐媛踢球特点时说:“徐媛踢球聪明,会用脑子”。此后的国青队主帅王海鸣、上海队主帅林志桦、国家队主帅商瑞华,均用相同语言对徐媛的球风进行界定。按着时间顺序,鲍国民应该是最早用如此标志性话语评价徐媛的教练员,而徐媛在北海从零开始的足球起步,也同鲍国民紧密联系在一起。

  2001年冬天,地处寒温带的兰州女足前往广西北海冬训,驻在了八一足校并与鲍国民担任主教练的足校女队约战一场教学赛。此时,入校近3年的徐媛已经由只懂得推铅球的足球盲变成足校女队的首席前锋,她也偶尔受邀回重庆代表某些单位参加比赛。校队与兰州女足约战这场教学赛时,徐媛正好赶回重庆“走穴”而未参加,但出乎她预料的是,这场意外衍生的教学赛却“拐跑”了她的启蒙恩师鲍国民。

  由于教学赛时兰州方面对鲍国民的训练和指挥颇有好感,赛后就私下同鲍国民接触,邀请其到兰州队执教,鲍国民也正有从足校走向更高平台的想法。等徐媛从重庆回到足校时,鲍国民已经同兰州方面达成协议,而徐媛也成为鲍国民从足校钦点的“沙中金”,一并被带到了兰州。

  告别足校的学生生涯加盟兰州,不仅仅意味着徐媛不必再去缴纳学费,更重要的在于徐媛走上了专业道路,而且是一条不归路。

  来自足协的通知单

  动辄经历大漠黄沙铺卷着袭城,让兰州始终没法给徐媛留下美好印。徐媛同大多重庆女孩一样拥有的娇嫩肌肤,也在漠北风沙侵蚀下变得粗糙甚至长出粉刺暗疮,这尤其让她有些怨恨从温润的北海到暴冽的兰州的这次命运迁徙。不过,兰州却给了徐媛足球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机遇一一参加阿迪达斯奥运之星青训营。

  2002年5月1日,第一届“阿迪达斯奥运之星女足青训营”在秦皇岛足球学校举行揭幕典礼,数十名16、7岁的小姑娘整齐列队满怀期待地仰望并聆听着阎世铎等领导的致辞,站在其中的徐媛怯生生看着这样的大场面。这是徐媛第一次走出封闭的地方队小圈子,作为参加全国青少年女足联赛的地方队推荐优秀球员中的一份子,那时候她还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在这群“奥运之星”中占据怎样的地位。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比她高,比她壮,后来她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感觉竟然是“就像一只小鸡走进了鹅群”。

  好在徐媛已经习惯了到球场上去找回高度、找回力量,尽管那期集训时间短的可怜,只有7天,但徐媛却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主力前锋的位置,这一点也可以从与她同期入选青训营的同队球员郭月处获得证实。其实,那一届青训营出了不少国字号球员,除了徐媛、郭月外,奚丁瑛、张铮等人也是该训练营同队球员,尽管在训练营时她们的表现不如徐媛好,但她们每个人都比徐媛更早成名,不仅回到地方队之后就升入一队参加全国成年联赛,而且都更早穿上国家队队服。

  “不光是教练说,我们也经常在比赛或训练后说‘徐媛肯定能进国家队’,但也可能是天机泄露太早吧,徐媛总是被错过。”一名同期青训营的队友,在成为国脚后不止一次为徐媛扼腕叹息。但足球的魅力之一或许正在其不公平性,秦皇岛青训营给众多年轻姑娘打开了铺满鲜花的厅堂,给徐媛留下的却只是一次7天的旅行而已。

  回到兰州,一切依旧。

  就这样过去了半年时间,当徐媛都已有些淡忘秦皇岛7日游,每天要么乐陶陶于当日训练中感悟到的任意球技法,要么享受参加青年联赛戏耍对方后卫的快感时,来自中国足协的一张集训通知单却让徐媛感到了惊讶。2003年初,中国足协准备组建u18国青队,目的是参加次年举行的亚青赛和世青赛。受命担任选拔任务的女帅王红,第一个想起的人就是徐媛--当年在秦皇岛举行青训营时,王红正是徐媛的主教练。

  由于生于1985年以后年龄段的球员人数众多,包括王坤、张颖、袁帆、马晓旭等球员均在当期入选集训队,因而足协组建了两支队伍,分别由王红和高荣明担任主帅。又经过了近半年的残酷训练和淘汰后,2003年6月,中国女足国青队在香河基地正式成立,两队混编为一队,王海鸣担任主教练。徐媛凭借在锋线稳定的发挥位列其中,第一次穿上了印有五星红旗的国字号队服。

  晕车不晕场

  王海鸣一辈子都忘不了2003年夏天初见徐媛的情景:“一大群挺拔的高妹里,她不仅个子最矮,话也是最少的,那蔫巴劲根本就不像一个运动员”。由于王海鸣在仓促当中被足协选中担任国青队主帅,他不仅不了解徐嫒,徐媛同样也从来没接触过王海鸣所倡导的433阵型,尤其是对王海鸣要求她担任左边锋的位置要求,徐媛更是平生第一次听说。不过,刚过1个月,当王海鸣率队赴天津进行热身赛时,徐媛就可以百分百执行王海鸣交给她的边锋任务。王海鸣对这个重庆的蔫巴女孩也多了一层认识--“够聪明,是踢球的料”。不过,就在徐媛成为王海鸣帐前红人,并且逐渐坐稳国青队头号前锋位置时,一次意外的“呕吐事件”险些断送了徐媛的足球生涯。

  2004年3月,国青队前往美国进行海外拉练。任何一位年轻活泼的中国女孩到北美享受春光恐怕都会幸福地晕倒,可徐媛记忆里的美国却是永远的阴天,“因为我每天都在吐,几乎吃什么吐什么,就算把牙咬碎了都没法再坚持比赛”,即使是回忆,徐媛脸上都会浮现出一丝痛苦。其实,呕吐原因除了水土不服,最主要是因为徐媛从小就有较严重的“晕车症”,美国车的汽油味较之国内大很多,而且经常全封闭车窗,令徐媛越发晕得厉害。同时,第一次到西方国家,也让厌恶面包、肉食的徐媛没法适应美国饮食,身体反应加剧。

  一回国,不明就里的王海鸣就给徐媛当头棒喝:“迅速收拾东西回家,医院检查后认为没有问题再回来,但前提是医院必须要开具相关诊断证明。”眼见球队马上就要报名参加女足亚青赛,徐媛只能含泪返回重庆。好一番检查并拿到了相关证明后返回国家队时,距离王海鸣上报最后的亚青赛参赛名单只剩下1天时间,她终于还是赶上了生命中第一趟通往世界赛场的班车。

  其实,“呕吐事件”的有惊无险,真正成全的人其实是王海鸣。当年6月在江苏苏州举行的女足亚青赛上,王海鸣首战轻敌竟然输给韩国,这要求接下来两场比赛必须全胜才能获得世青赛参赛权。对实力强劲的日本队时,徐媛横空出世,依靠个人能力获得点球并亲自操刀命中,帮助王海鸣1比0绝杀日本。最后一场与朝鲜生死战时,徐媛在点球大战中将球罚进并帮助中国队最终获得世青赛入场券。这届亚青赛徐媛以6粒进球当选最佳球员。

  同年年底在泰国的世青赛上,徐媛继续扮演中国女青头号前锋,但在有关部门把世青赛订为“乌龟战略”时,徐媛更多参与了防守和中前场衔接任务。尽管整个世青赛她只有l粒进球,但徐媛藏在单箭头娄晓旭身后的作用,却成为中国女青获得世界亚军的重要原因,她的助攻和前场拦截居功至伟。
  隐忍过后成救世主?

  世界亚军对任何一名运动员而言都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徐媛对那枚银牌却并没太多挂怀。因为她总认为那是青年队的成绩,更为迫切的“成长诉求”一直在激励着徐媛努力向上攀援,可惜,国家队之于徐媛而言却总是水月镜花一样渺茫。

  2004年亚青赛一鸣惊人后,徐媛曾短暂入选女足国家队。当时正值张海涛担任中国女足主帅时代,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征战雅典奥运会,与徐媛同时入选国家队的还有王坤、张颖、张艳茹、翁新芝、孙永霞等球员。其时,张海涛麾下锋线远谈不上豪华,孙雯、白洁、赵利红等前场攻击手退役后的真空无人填补,滕巍、韩端、季婷等锋线球员也根本不适合张海涛所钟情的433战术中对边锋以及中锋的战术要求,但教练组中没人发现徐媛这块璞玉,当国家队在7月出征美国开始奥运前拉练时,徐媛和其他被淘汰的姐妹一道离开香河,她又回到了常年与黄沙为伴的兰州城。而那时的中国女足,就已经找不到了救世主。

  错过雅典,同时也错过了中国女足历史上最为耻辱的0比8一役,但徐媛却并未因为张海涛下课后中国女足改朝换代而获得新生。王海鸣接掌朝政后,连续五期国家队集训名单中竟然没有曾经在亚青赛和世青赛上屡立奇功重庆妹。等到2005年6月裴恩才接掌玫瑰帅印后,这位女足门外汉更不会想到连女超联赛都打不上的兰州女足,还会有可以冲击国家队主力前锋实力的球员存在……

  “这段时间,我已经不再去想国家队了,知道想也没用,也许自己就是这个命了”,徐媛从容表述着远离主流、身在兰州的那段漫长的等待岁月,从她脸上找寻不到任何遗憾或是愤恨。

  忍耐是福。2006年1月,由于上海女足大量球员被抽调到国字号,主帅林志桦将徐媛租借到上海队。其时,这桩搭配有另一名球员孙莉莎的交易总额度才不过15万元,但却彻底改变了徐媛的命运,因为出身卑微而受尽磨折的重庆女孩终于否极泰来。

  在上海队,徐媛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参加国内最高等级的女超联赛,而拥有水平相当的队友的支持,她在锋线上的卓越才能也得以展现。从第一次代表上海队出战足协杯,打进一粒精彩的任意球帮助球队1比0击败河南开始,徐媛在转会上海当年便连续捧得女超冠军、足协杯冠军和超霸杯冠军三座奖杯,不仅积淀了信心,更是在豪门俱乐部当中获得了孙雯的点拨。

  “孙雯姐很老道、很聪明,身体不是很好,甚至伤病缠身,但她知道怎么利用自己的经验,知道什么时候传球,什么时候往哪跑……”每逢提起孙雯,徐媛总是喋喋不休,其实她与孙雯真正的接触不过才几个月时间,但那几个月却是孙雯踢球最后的岁月。

  2007年11月1日,伊丽莎白在湖北孝感开始上任后第一期集训,徐媛第二次穿上国家队服装。这个名单是伊丽莎白来华上任前由足协结合中方教练组提供圈定,就连徐媛也不知当时到底是谁推荐了她,但她将近4年的隐忍终于获得了回报。

  “借助上海实现登陆女超,进入国足就该放眼世界”,有朋友送这样的祝福给徐媛,但徐媛却平心静气:“在北海时我没想过上海,在兰州时我也没想过鸟巢,现在,我仍然不想太多。”

  徐媛不愿想太多,可是旁人开始多想了,毕竟现在的这支中国女足,太需要一个救世主,来还玫瑰以艳丽夺目。

  (张卫)

作者:海归草海归茶馆 发贴, 来自【海归网】 http://www.haiguinet.com









相关主题
【跑到南亚街头】We beg, steal or borrow 世界不可缺... 生活风情 2009-3-24 周二, 09:35
【海龟黄谱均笑】校长说“这个世界上拍马屁的文章最难写”,长老有话说。 海归茶馆 2007-9-04 周二, 19:17
【第83届奥斯卡】 被迫陷入平庸,学院的传统审美战胜一切。 春秋茶馆 2011-3-01 周二, 01:16
【麻烦版主置顶】6月18日,广州坛友喜迎美女“小草”大聚会。 海归酒吧 2010-6-08 周二, 20:29
【麻烦版主置顶】6月18日,广州坛友喜迎美女“小草”大聚会。 海归主坛 2010-6-08 周二, 20:26
【阿草浮生散记】码字乐趣 生活风情 2009-9-04 周五, 13:09
【转载】紫薇圣人与世界末日 生活风情 2023-1-16 周一, 04:31
ZT:《战争安魂曲》-【500个经典二战电影镜头回放】- 绝对震撼,令人难... 高山流水 2014-11-26 周三, 23:10

返回顶端
阅读会员资料 海归草离线  发送站内短信
显示文章:     
回复主题   printer-friendly view    海归论坛首页 -> 海归茶馆           焦点讨论 | 精华区 | 嘉宾沙龙 | 白领丽人沙龙 所有的时间均为 北京时间


 
论坛转跳:   
不能在本论坛发表新主题, 不能回复主题, 不能编辑自己的文章, 不能删除自己的文章, 不能发表投票, 您 不可以 发表活动帖子在本论坛, 不能添加附件不能下载文件, 
   热门标签 更多...
   论坛精华荟萃 更多...
   博客热门文章 更多...


海归网二次开发,based on phpbb
Copyright © 2005-2024 Haigui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