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舞美拉和fisch开了个头,讨论《圈子·圈套》。

我说“你们都是只看到了表面的东西”。象Linda这样换一个老板就上一张新床的朝秦暮楚的女人,在中国外企的圈子中肯定有,即便不是每家公司都有。所以,尽管不具备普遍性,但也很有代表性。

同时,我注意到她们两位都是女性,不知道这本书中是否有些得罪(或者不尊重)女性的地方而导致女性读者的不认同。也不知说它更符合男性读者的胃口是否以偏概全,反正我爱看。

其实,这本书的精华在于它以一个insider的视角揭示了这个圈子里的游戏规则和潜规则。很多在IT和电信行业做销售的,看了这本书后都有“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觉,而在北京的外企呆过的人(尤其是中层或者高管),更会激起内心深处的共鸣。

作者的文笔很好,组织故事的能力很强,能将几条主线平行展开却丝丝入扣,游刃有余。人物刻画得非常生动鲜明、有血有肉,对话、心理的描述也是细致入微,于小见大。而书中提到的很多地点和描写的许多场景,就是我每天工作、生活的地方,看到作者娓娓道来,我都不禁会心地莞尔一笑,觉得就是自己亲身经历一样。

也许是我的经历和感受与她们两位不同,而跟作者(或者说书中的主人公)更接近的原因,我对这本书及其续集非常认可,甚至期待第三集的出版 — 我已经能预见邓汶(那个外派的海龟、R&D Center的头)肯定有故事:他还太嫩了点,凭着满腔热情,这么一头扎进这么深的水里,跟这么老谋深算的俞威成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的对头,跟老婆孩子远隔千山万水饱受寂寞相思之苦,却又跟那个善解人意清纯漂亮的Katie天天相见,难免日久生情擦出火花。每走一步都会是一个故事啊。


其实,在《圈子·圈套 I》中男主人公洪均在感情方面还是无可厚非的。

一开始,他和Linda发展感情也没什么可以指责的,毕竟男未婚女未嫁嘛。如果非要吹毛求疵的话,只能说不应该踩到那条红线 — 公私要分明,也就是圈子里盛行的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

老板和女秘书的恋情,即便是发乎情止乎礼都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更何况Linda的动机不纯,用心不正;而Jim也顺水推舟,来者不拒。当然,从作者的本意看,Jim虽然没有流露出非她不娶的决心,都是至少还是把跟Linda的交往seriously地当一回事的。只不过Linda太过分了,在Jim最落魄的时候出于自私的考虑赶紧跟他划清界限,先是见风使舵、落井下石,然后又水性杨花、朝三暮四,不惜对新老板俞威这么一个有妇之夫宽衣解带、投怀送抱,最终不折不扣地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

到了《圈子·圈套 I》的后半部,洪均在感情上明显成熟了许多。在处理菲比的追求上取冷静的姿态和稳健的守势。而到了《圈子·圈套 II》中,他就更理智了 — 当两人的关系明确下来后立刻劝说Phoebie从维希尔辞职。

其实说到这条红线,还真有待商榷。我在美国工作这么多年,见到在同一个公司里共事的夫妻多了去了,还有同一部门的同事,甚至是上下级。当然有些是先结婚后进公司,但也有是在公司里或者一个部门中认识后日久生情结为夫妻的,大家也都认为这很正常。可是,到了中国,尤其是外企中,怎么就有这样的潜规则呢?我们公司北京办公室就有一位Director BD,女朋友是自己手下的,为了娶她硬是让她离职跳槽。

是不是中国公司的老板怕手下员工拉帮结派啊,担心有了夫妻档更容易形成小集团啊?那如果为了这个原因让夫妻中一个离开公司,是不是有更大的风险(比如,离开后加入竞争对手的公司)啊?

所以,我对这条所谓的潜规则很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