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鹰倡议海龟回国发展 UT斯达康成功可复制

来源:ChinaByte 原创-IT

罩在吴鹰和他的企业UT斯达康头上的光环令人晕眩: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拯救亚洲金融危机的亚洲50位明星之一,《福布斯》杂志全球最成功的前20名小企业,全国最大的留学生企业,浙江省2002年销售、利润、税收第一,等等。

UT斯达康创建时机极佳

在谈到成功的经验时,吴鹰说,UT斯达康抓住了很好的机会。“企业创办时,中国正在驶向信息高速公路,IT及通信市场潜力巨大。我们抓住了中国市场,尤其是UT斯达康开发出的小灵通是个典型的符合中国市场特征的产品。中国老百姓希望能有便宜的移动通信工具。在这种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几年来,UT斯达康每年以平均106%的高速度增长,去年销售业绩超过71亿元人民币,为国家缴纳税收10亿元人民币。”

科技成果是惟一创业资本

1982年,吴鹰从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研究计算机应用与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攻克了16位计算机设计这一世界性难题。1985年,吴鹰带着30美元只身前往美国新泽西工学院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吴鹰经历了几乎每个留学生都会面临的生存难题,在做全职学生的同时,他还兼职三份工作,不过他干的是搬运工扛大包的体力活。1986年,吴鹰进入著名的贝尔实验室。这一难得的机会使他能够接近世界一流的通信技术,并开阔了眼界和视野。

1991年的一天,一位中国留学生薛村禾约吴鹰谈项目。第二天,两个从未谋面的留学生就谈成了交易:吴鹰以自己的科技成果入股,成立了斯达康网络系统公司。

良好政策是发展前提

在杭州土生土长的王谦,现任UT斯达康副总裁,也是UT斯达康的创业元老。他说,UT斯达康是典型的留学生集体创业企业,“当时公司的五六个核心人员都是留学生,回国后,我们又吸收了一些专业人才,但企业的员工也只有20多人。国内的竞争也很激烈,如果不走集体创业的道路,就很有可能在竞争中落败。”王谦指出,留学生回来毕竟和国内大学毕业生的机遇是不一样的。“UT的成功不是不能复制的,UT当初根本就没有相关的资助。”

2002年,UT斯达康投资10亿元人民币在杭州建立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研发生产中心。吴鹰认为,这是浙江良好的投资环境促使他们下的决心。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地区,而浙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文环境,尤其是地方政府提供的良好稳定的政策和硬件建设,已经为浙江创造了健康的投资环境,这是UT斯达康能获得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海龟”之眼

“我的个人创业经历充分证明了,留学生要有大发展应该回到中国。现在,有的留学生羡慕我在十年前回国发展,我说:‘如果你现在不回国,十年后可能会更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