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公司 11 - 美国的路之四:老华侨/新移民

April 21st, 2008 by 庄叠

新泽西的Yuan是一个朋友介绍认识的。我没有把他的姓写为“袁”,因为他是美国的第二代华人,不会中文,因为他也没有告诉过我Yuan就是“袁”。虽然我和Yuan没有做过业务,但他留给我很深刻的印象 - 当时他需要一个产品。我介绍给了他一个中国的工厂。后来我就没有再问过。几个月后,我收到一张500美元的支票,是他寄给我的,说他的那项业务启动了。感谢我之类的话。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到美国之前,华侨这个词在我的意识中,好像就是年纪比较大的中国人,在国外住了很久,两鬓白发,回到中国探亲,见乡里父老,带一些国外来的礼品。有一次我回国,官场上,有人说像我这样的华侨云云,觉得陌生:我也是华侨了么?

到现在,我还是难以把自己和华侨这个词挂钩。可能是我把“华侨”这个概念理想化了。也可能是因为切身的体会到美国第二代或是第三代华人和今天去的(大陆)华人的一些差异。

有一次展会上,认识了不会说中文的,但看上去谁都会以为他会说中文的 Jimmy。我们聊起业务。某种意义上,我们在一个市场中,所以是竞争对手。但 Jimmy 告诉了初入门的我许多的市场内幕。谁是哪家的采购经理。哪家公司有什么需求。哪个系列的产品最有潜力。等等。我觉得很惊讶,Jimmy 为什么会告诉我这些商业秘密呢?

后来的Yuan的500元的支票让我认识了 Jimmy。我意识到他没有把我认为的商业秘密当做秘密。他在给我帮助,教我入门。他并没有考虑我可能会抢他的客户。那时我还想,也许他觉得我不可能对他构成威胁?而Yuan的500元支票则是对我“帮助”的不企求感谢的感谢,虽然我只是给了他一个工厂的名字。

之前还在学校熬日子的时候,在商场里的中餐快餐店打工。遇到了一对广东来的50多岁的沈叔夫妇。聊天后知道他们亲属移民来的美国。现在住的地方到期了,想搬到商场所在的这个区来。刚好我知道我隔壁的那个 apartment 小区在招租。下班后我带他们去看,因为他们没有车,而我还有那辆86年产的铁皮壳的Hyundai。他们觉得好,于是我在周末的时候租了辆 Uhaul卡车帮他们搬家。后来他们住下了,要买车。因为我没有时间,所以我太太教会了沈叔开车。

沈叔在国内的时候,是当地国家机电局的一个科长。他看到我总说做贸易什么的,就对我说,我们一起来做吧。我落实国内的供货。我说行啊。我于是在公共图书馆里的Reference Section 中找客户 - 那里有许多的企业检索。沈叔也每每把他和国内联系的传真件给我。但,每次他给我的传真,他总是把上面的发传真单位的传真号码涂掉。我觉得不舒服,所以几次之后,我就借口其他的事情忙,做我自己的事去了。

许多年了,沈叔一直没有做出任何业务。后来我做出来的,他还是很热心的要来和我合作。但我还记得那些涂掉发送人号码的传真件。

沈叔的不成功,也许和把传真件上的发送人的传真号码涂掉并没有关系,因为可能就是他没有碰上他的运气。因为应该有比沈叔更小气的新华人移民做成了他们各自的生意。

我可以理解像沈叔那样做的新移民。他们应该可能是觉得资源的稀少和不可或不易替代性,所以需要把资源最大化的加以保护,以得到最大的回报。但我觉得,如果说这样做并不一定就不能得到最大的回报的话,但坦然的交流应该可能创造出更多的资源和回报。

也许时我的偏见,好像越知识分子的人,年纪越大的新移民,还有不少大陆来的新移民,很有这种自我保护的意识。香港来的Charlene谭医生快言快语,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和老公离婚后,带了两个小女儿到美国来闯荡江湖。大陆来的精明人们都说她是没有脑子的那种,只要你想知道的,什么都和你说。多少年过去了,精明人们还在指望着用退税来给儿女买钢琴的时候,Charlene 已经有了一间规模不小的诊所,大女儿已经开始上医科大学,小女儿因为学习好,也得到了总统签字的嘉奖(这时,精明的新移民可能又会不屑的说那总统的签字不过是个形式,美国总统是不可能为一个中学生的成绩特意给她签字的 – 而说这话的同一天晚上,老公和老婆却在庆幸着自己的聪明,因为最近刚买的这个房子不但在最好的校区,儿子/女儿的学业应该有了保证,而且又涨价了)。

如果说老华侨大都靠传统的手艺,比如餐馆,洗衣店起家,没有多少知识的话,大陆到美国的新移民大多是知识精英。他们学业有成,不甘落于人后。于是电脑行业的,许多就抱怨印度人的奸诈和排外;金融行业的,就抱怨传统财团的欺生;学医的,就抱怨项目经理的剥削。于是他们拿着公司工资的同时,想着如何做一番自己的事业。

我曾经受邀请,和邛力一起给中国社区做一个企业心得的讲座。邛力原来是我们所在的当地一所大学的艺术教授。2000年到香港参加一个学校安排的会议。期间,遇到了国内一知名企业的主管。聊起了互联网。然后就是5000万元的投资,邛力回国做了CEO。

讲座的屋子里,座无虚席,更有人因为没有了座位而站在两边。我的故事没有多少色彩,而且发生在身边,所以大家除了认可,除了磨拳擦掌,却没有那种向往的神采。毕竟,我说,如果谁真要做,可能应该做最坏的打算,就是两年之内没有收入,而且,两年之内还要花掉前面两年留下的积蓄。而邛力的故事给了他们真正的向往:省会郊区崭新的现代化的Campus, 周末员工Bus 到城里玩,CEO 被告知不能像美国一样上班punctual而应该晚半个小时,然后一路进入让员工一排排喊邛(穷)总。邛力也许带有一些儿自嘲,但听的人却觉得是心领神会,哈哈而笑。

没有多少知识的老华侨们也许觉得每一分钱都需要去挣来,不管是做餐馆,还是把开餐馆挣来的钱买地产炒股票。像有知识的Yuan,Jimmy这种第二代华侨们可能觉得他们和其他的美国人并没有不同,所以坦然地生活,坦然的竞争。而不少的新移民们似乎觉得自己已经在国内失去了许许多多的机会,到美国后一穷二白的付出了许许多多,所以应该得到些什么补偿。于是他们不满足于中产阶级的收入,于是他们不停的激励自己出去闯。

对他们来说,邛力是最好的楷模:他不但得到了所有的风光,而且即使后来5000万泡汤了,他仍然丝毫未损,回到他原来的学校继续教艺术 – 因为他有tenure。

Posted in 理想公司 |

9 Responses

  1. ceo/cfo Says:

    标题:可能就是因为他有tenure,所以

    后来他的5000万泡汤了。有时候韩信的背水一战 works better. :roll:

  2. ferncrest Says:

    标题:mis-calculation

    i have to say the environment(pollution etc) in china is definitely a compromise to their business success.

  3. 木辛 Says:

    标题:谈一点我的看法

    老庄的这篇似乎要讲,美国价值体系里的人的经营方式虽然看上去不那么精明,不像老中新移民那么斤斤计较,但是却能在社会中得到更多的回报。我基本上同意这个观点。在个人层面来说,在美国,可能不那么计较的人反而普遍容易生活的更好。

    我想再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及国家整体竞争力来看。

    先看德国人。德国人的生意普遍比较好做,一般入门比较难。入了门被认可了,可以不断下订单。他们似乎更不精明与点点滴滴的斤斤计较。看上去比较养尊处优,全社会不是那么有进取心。对于有进取心的人,往往持排斥的态度。结果是服务质量很差,德国的总体竞争力在下降。人们经常会问,一个一天到晚老是想着休假的国民,竞争力从何而来?

    而美国人到了移民的第二代,也接受了美国普遍的价值观。对人诚恳,不时时处处计较,或曰不那么刻意精明了。但是美国仍然有相对于欧洲国家较强的社会进取心,体现在它的服务事业的发达和很高的竞争能力。这个贡献来自哪里?很多是来自新移民。

    我一直认为,美国国家的竞争力有三个因素是世界其他国家无可比的。一是它的自由化程度,二是它的金融业发达的程度,三是它的输血式的移民制度。

    正是美国的源源不断的新移民,他们第一代的勤奋和强烈的进取心使得美国维持了很高的竞争力。美国的传统服务业水平也是依赖于新移民的不断补充。而随之带来的就是新移民的价值观,斤斤计较,商场上过于精明。

    新移民普遍存在的这类精明,尽管很累,个人也未必能最终成功,但是总体上看,这也是美国的竞争力能维持下来的原因之一。

  4. 笑狮子 Says:

    标题:好像越知识分子的人,年纪越大的新移民,还有不少大陆来的新移民,很有这种自我保护的意识

    想想他们经过的年代,也就不奇怪了。

  5. 三毛流浪记 Says:

    标题:真心感谢庄老师的分享

    对我们这样的后辈来说(呵呵,虽然我也不算小了),真是很好的教材,至少,提醒我们事要踏实,认真,不要总是耍小聪明。

    庄老师应该是智商,情商都比较高的(嘿嘿,据庄表姐说,还是俊男)。

    沈叔那样的人,我也遇到过。人不是坏人,头脑也好用,可是太爱打小算盘,精明过头。象我这样的笨人,只好敬而远之。

    写的非常好。希望一直一直写下去。

  6. 如意缘 Says:

    标题:这个, 怎么说呢, 什么样的生存状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吧, 我觉得, 倒是跟

    哪里出来的人, 什么年纪, 都不一定有必然的关系。

  7. 秀才 Says:

    标题:中国文化里面的城府,其实就是狡诈,滑头,不是靠真本事创造新的财富,而是靠阴险掠夺已有的财富

  8. JACKSAILOR Says:

    标题:DING!

  9. BinarySuan Says:

    标题:大智若愚A

Leave a Comment

校验码: